第(1/3)頁 坐在看臺前排的姜望,默默注視著這一幕。 重玄遵當然是值得他關注的。 但他的重點,卻在主持正賽的真君余徙身上。 其人同時注視著八座演武臺上的戰斗,卻也非常及時地保住了太寅。可以說是妙到毫巔,剛好在護體星光破碎的那一剎。 無怪乎說黃河之會正賽很少死人,有衍道境強者的保護,想要殺死對手,真的很難。 但“很少死人”這句話,說明畢竟是死過人的。 那些人是怎么死的呢? 姜望想,應該在于決出勝負的時間。 哪怕是真君強者,也很難篤定一場戰斗的勝負。 當其中一個人倒下,如何斷定他不會再起來? 當其中一方只剩一口氣就被打死,如何斷定其人沒有再翻盤的可能? 就拿剛才的這一場戰斗來說,太寅的拳頭如果最后轟在了重玄遵身上呢? 當然,太寅無論如何也勝不過重玄遵。 但你這提前斷定的勝負,如何服眾? 黃河之會正賽的勝負,決定的不僅僅是兩個天驕之間的勝負,背后牽扯到的東西太多太多。 主持大會的真君本就有立場,不可能絕對公平。就算絕對公平,其他人也不可能信任他絕對公平。 若是真君強者的判定就有效,那不如不要打了,派人上來讓哪位真君看幾眼,評頭論足一番就好。 所以,出現“無爭議勝負結果”的時機,很重要。 姜望在認真地思考,怎么才能在黃河之會的正賽上,殺死林正仁。 只有身魂的毀滅,才能抹除這個可怕的對手,才算是沉重打擊了現在的莊廷。也是對杜如晦和莊高羨的一步復仇。 他們想要在黃河之會上贏得莊國的榮譽,他就親手將這份希望打碎。 但要做到這一點…… 或許只能是在戰斗之中,以猝不及防之勢,直接以融會殺生釘的不周風,吹滅其人神魂。 在分出勝負的時候,生死也分。或許可以讓真君余徙來不及救護。 當然,這僅僅只是猜想。 姜望并不足夠了解衍道境強者的力量,無法斷言自己一定能成功殺死對手。 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提高成功可能呢? 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從頭到尾,姜望都只看著演武臺,不曾看過林正仁又或杜如晦一眼。 黃河之會正賽的對陣名單,不到上臺之前,參戰者都無法知曉。 也就六大強國的天驕,知道自己的對手會是誰。 其余人都只能做如齊國重玄遵會對上夏國天驕、秦國甘長安會對上丹國天驕、牧國那良會對上盛國天驕……諸如此類的推定。 六大強國雖有一定默契,黃河之會的體面還是要維護的。遮羞布很多時候只是一個擺設,但畢竟有其存在的必要。 也就是說,姜望通過曹皆,已經能夠確定,自己將要在和林正仁戰于內府場正賽第一輪。 其他人包括林正仁,卻只以為,他將在第一輪打夏國觸憫或者申國江少華。 只有在上臺的前一刻,對陣名單才會公布。 姜望要做的,就是在戰斗一開始的時候,便全力爆發,殺死林正仁。 一則殺敵必盡,二則也讓天下人知道,莊國這個正賽名額的僥幸,讓他們手里這個難得的榮譽,染上擦不去的污跡。 擊敗容易,殺死難。 姜望要對抗的,不僅僅是林正仁,更是真君余徙。 旁人都在關注場上天驕的精妙戰斗,唯有他,始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余徙的出手上。 他當然沒資格判斷余徙的實力,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準確的預判。 他只能夠分析,余徙一般都是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出手干預比賽、確定勝負結果。在這當中,有哪些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外樓場第一輪結束了。 八強名單,是齊國重玄遵、秦國甘長安、牧國那良、楚國斗昭、荊國中山渭孫、魏國燕少飛、越國革蜚、理國范無術。 除棄賽的景國外,天下強國的天驕,全部擊敗了對手,且沒有一個人受傷…… 全都是碾壓式的勝利。 若非這是黃河之會的正賽,若非是玉京山余徙真君在主持,恐怕他們的對手,一個都難活下來。 天下六大強國和其它國家天驕的差距,到了正賽之后,才陡然鮮明起來。 這份八強名單里,魏國和越國,都是區域性大國,國力大約只比夏國這樣的區域性強國稍弱。出一兩個打進八強的天驕,倒也并不罕見。 唯獨這理國,只是一個小國家,連區域性大國都算不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