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走過桉樹和青雀,那雀君性涼骨傲,根本懶得看這廟堂王爺,雖然那金精玉餌還是照收不誤。 見此情形,樹君垂下頂上的枝條,在雀君的小腦袋上蓋了一片桉葉,使得雀君連連搖頭晃腦,好不容易才將那片桉葉抖落到一旁。 李御玄扶著腰間劍柄,側(cè)目瞥見二君這一幕,不禁莞爾一笑,而那雀君瞧見掌劍真人這一笑,立馬瞪了他一眼,若不是銜著那金精玉餌,多少還要嘰嘰喳喳幾句。 離開紫云庵后,兩人沿著青磚道和朱墻檐瓦,向著面前的道宮走去,李雉看向身旁的年青道人。 “四弟在青雀山潛心修行了這么多年,如今是何境界了?” 聞言,李御玄笑了笑,隨意回道。 “化境。” “已至第三境了?真的令人驚嘆。” 李雉撫掌贊嘆道。 “就連上庸學(xué)宮中那幾位大學(xué)士也不過才堪堪此境,況且四弟尚且如此年青,日后成就四境也是必然。” 聽到李雉的夸贊,而李御玄只是輕輕搖了搖頭,他看向遠(yuǎn)方泛著青色的天幕,囅然回道。 “兄長謬贊了,上庸學(xué)宮的觀棋先生已經(jīng)半步四境,非我可相比,而我獨(dú)修劍道,但那位李玄青居士的劍術(shù)卻令我仰慕,所謂詩劍雙絕的大風(fēng)流不過如是。” 說到這里,李御玄用指腹摩挲著劍柄上纏繞的布綢,輕嘆了一聲道。 “我做不到那般風(fēng)流,也做不到那詩意一籌劍一籌,只能終日在這青雀山上揮劍罷了,不談也罷。” 見此情形,李雉也沒好再多問什么。 拐過朱墻青檐的巷陌,面前豁然開朗起來,引入眼簾的就是青雀山中的青陽劍場,青雀山不同于浮玉山和希夷山,除卻道綱法門外,劍術(shù)也是每個青雀山弟子的必修考課,青雀山中有掌教、掌經(jīng)、掌劍、掌香四大真人,因此除卻掌教真人外,掌劍真人則是地位最高的。 “對了,兄長,我倒是有件事情想問你。” “問吧。” 李御玄看向身旁的李雉,言語如針般。 “我年少時就曾偷偷見你服藥不斷,且又背著圣人,以前不知是何原因,但現(xiàn)在我知道那是因?yàn)槟闾焐曛械臍饣甓倘保赡銥楹稳缃駳饣暌哑椒€(wěn)了那么多?” 見李雉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李御玄搖了搖頭,并沒有繼續(xù)追問下去,他指了指眼前青陽劍場后的道宮北斗殿。 “算了,這些事不提也罷,見你現(xiàn)在身體康健,我也放心許多,既然明日圣人就要起龍攆入青雀山,不如我們先去北斗殿看看。” 李御玄這番話無疑是給了李雉一個臺階下,而李雉也隨即順勢接下。 “好,這番祭祀可不是小事,我今日來就是特地監(jiān)督鴻臚寺和禮部的那些官員了。” ………………… 北斗殿是青雀山中的主要道宮,規(guī)格極高,四層懸山頂?shù)慕ㄖ浦槐葘m城內(nèi)的宮殿略遜一籌,青檐瓦上縱橫排列著脊獸與瑞獸,其下更是雕刻了無數(shù)獸紋和符法。 此時北斗殿外有幾位青雀山門人走過,見到李御玄都紛紛叉手行了一禮。 “弟子見過掌劍真人。” 李御玄微微頷首,向他們示意后就和李雉一同走入北斗殿內(nèi)。 北斗殿縱橫足有二十丈,其內(nèi)陳設(shè)有些與外面的青陽劍場相似,但卻更加古樸肅穆的多,兩側(cè)藍(lán)色的梁柱上陰刻了四象繡紋和諸多道經(jīng),上方點(diǎn)綴著萬千星辰,其中的北斗星仿若一柄利劍直指天幕,但更令人注目的則是北斗殿內(nèi)居中的劍雕。 這是一柄青石所鑄的劍形,劍柄深入地下,而劍首則直達(dá)殿頂,甚至穿透道宮,而多出了一截的劍尖也成為北斗殿正脊上的鴟吻。 許多鴻臚寺和禮部的官員正在為祭祀大典布置北斗殿,來來回回約有四五十人,可就算是這樣,仍然使得北斗殿看起來極為空曠。 鴻臚寺卿前后指揮的應(yīng)接不暇,但看見晉王李雉和掌劍真人李御玄走近北斗殿,還是放下了手中的事務(wù),上前輯手行禮道。 “見過晉王,見過掌劍真人。” 隨后李雉的那兩名隨行都護(hù)也將手中的那枚玉牌交還給了李雉。 李雉接過玉牌,重新懸回腰間道。 “今日準(zhǔn)備要格外仔細(xì),明日圣人就要親至,其中容不得半點(diǎn)差池,如若明日祭祀大典出現(xiàn)紕漏,這份罪責(zé)莫說你們禮部,就連我也擔(dān)當(dāng)不起。” 聽到這番話,鴻臚寺卿立馬輯手表示道。 “還請晉王放心,一定不會出現(xiàn)任何紕漏。” ——————————————— 未正,青雀山中門人敲響銅鐘,不輕不重,恰好七響,但鐘音卻綿延數(shù)里。 青雀山山門外,鈴下人正在翻閱手中的道綱,和浮玉山中的凈人一樣,青雀山門人也需要通過考課才能正式成為弟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