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就像治病,早發現早治療。
齊玄素最后問道:“神國都有所謂的錨點,比如司命真君神國的錨點就在烏戈山離,那么‘光明天’的錨點在什么地方?”
其實齊玄素沒有抱太大希望,老殷先生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可沒想到老殷先生還真有點無所不知的意思,直接回答道:“一直都在幽冥谷。”
齊玄素當然知道幽冥谷是什么地方,那是巫咸的葬身之所,當初巫羅等四位大巫背刺巫咸之后,便將巫咸埋葬在幽冥谷中,并建造了遠超帝王規格的陵墓。
齊玄素曾不止一次在夢中見過這一幕,自然熟悉得很,整座陵墓其實是一座防止巫咸死而復生的牢籠。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齊玄素知道幽冥谷的具體位置,他只能接著問道:“幽冥谷又在什么地方?”
殷先生說道:“蜀州。嚴格來說,是過去的南疆。”
之所以說是過去的南疆,是因為道門的疆域一擴再擴,過去的南疆邊境已經成了腹地,就如過去的九邊重鎮,現在同樣只是腹地。
齊玄素取出一幅地圖,隨意一抖。
地圖懸而不落,緩緩展開。
老殷先生走到地圖前,目光掃過,然后在地圖上一指:“就是這里。”
齊玄素望向老殷先生所指的地方,赫然標注著“十萬大山”四個字。
十萬大山,顧名思義,一山連著一山,一山接著一山,連綿不絕,其中林木參天,路少人稀,又是瘴氣橫生,山勢崎嶇,交通不便,注定難以發展。
不過福禍相依,十萬大山也成了天塹,不但騎兵無法行動,就連重甲步兵同樣難有作為。反倒是巫教有一種身著藤甲的藤甲兵,攀山越嶺如履平地,敏捷如猿猴,在十萬大山中如魚得水。巫教退入十萬大山之后,就徹底化整為零,以寨子為單位,星羅棋布地分散在十萬大山各處,讓中原大軍無法與之形成決戰之勢,一旦后援不濟,便只能退出南疆。
祖天師消滅巫教之后,道門首次實現了對南疆的統治。雖然天師教最終失敗,并退回了吳州,巫教的殘余勢力卷土重來,又重新占據了南疆,但后來玄圣借著剿滅光明教使得道門再次實控了南疆,直到今日。
殷先生說道:“巫咸的陵墓就在幽冥谷的下方。”
齊玄素道:“果然是全真道的地盤。”
殷先生道:“當年張祿旭為了切割巫咸,找了兩個容器,姚湘憐就不必說了,孫玉纖是齊家弟子,后來嫁給了齊家先祖齊玉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