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可能是上杉娃子事情比較急吧,其很快將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此前所提及的事情上。 若是放在此前的任何一個時期,有人向上杉娃子提議直取京都的話,楊銳都認為對方絕對是另有目的。 而此時的情況又不一樣,上杉娃子的確具備了相當的勢力,直取京都之類的話題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話題,可以說上杉娃子在倭國文明區域的勢力即使比不上楊銳在三國文明區域,也是差不多的情形了。 眼前情形之下,上杉娃子倒是的確可以考慮如楊銳一般,將倭國文明區域京都給控制下來,徹底上洛成功。 如此做還算是仁慈的,史實之中織田信長不是直接取幕府而代之了么?倭國文明區域基本上也已經到了相應的歷史時間節點。 楊銳并沒有簡單地去回答上杉娃子,其實眼前楊銳也說不準是不是已經達到了直取京都的條件,感覺取了京都也與取了洛陽皇城差別不是太大。 只不過一貫的謹慎還是讓楊銳覺得此事應該三思而后行罷了,僅僅是取京都而實現真正的上洛成功,仍舊遵照幕府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那般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上杉娃子其實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何須再多此一舉? 反過來而言,上杉娃子此時已經距離京都沒有太多距離,有關京都的事宜倒是的確到了該定策略的時候了。 最終楊銳與眾人商量的結果,是當前可逐步將勢力向京都方向推進,但卻是要做到穩步推進,同時切勿表現出對京都幕府的任何欲望。 此時的上杉娃子是阻止上洛陣營一方,也沒有逾越織田信長勢力范圍太多距離,否則早就該引起京都幕府或者其他大名勢力的防備了。 游戲內當代幕府經營的時間已是不短,雖然大多數時候只有象征意義,但也是有些影響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