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研發本土化大潮-《重回80當大佬》
第(3/3)頁
可是他的手下,似乎因為不知道歷史,過于盲目自信了。
那就放任自流發展,交給市場檢驗結果吧。反正顧驁本錢大,就算有一點小布局上的失誤,他也賠得起。
……
結束了在漢樂電子的視察和會議,對后續開發作出了全面指示后,顧驁讓秘書帶了幾臺學習機樣品拿回去。
臨走的時候,顧驁關照史育朱:這幾個月注意及時把市場反饋數據、直接抄送匯報一份給他。
按照公司原本的管理層級,史育朱是沒資格直接向顧驁匯報的,他應該向舒爾霍夫匯報。顧驁這么安排,也是因為對天鯤學習機的內地市場表現非常重視。
忙完這一切,顧驁從特區驅車返回香江。
——
ps:以上已經3000字,下文回答一個昨天讀者質疑比較多的技術細節。
有些讀者說“漢字是用16*16一共256個像素點來存儲其字形信息的,所以一個字的字形就要16字節”(平時說字母1字節、漢字2字節是指“引用”,而不是字形本身)
這個觀點在現在并不算錯,因為現在字體多、存儲空間也不值錢,確實可以這么干。而且現在拉來一個word的字體欄,我們可以看到“宋體、仿宋、黑體、雅黑、幼圓”……幾百種字形,藝術美感、筆鋒處理都不一樣。所以每種字形存整體像素點,是劃算的。
但是70年代到90年代初不能這么干,當時存儲空間很值錢,所以效率必須更高,當時也只有宋體一種字形。
從王選開始,我國科學家就想了一條路線:不存儲每個漢字的像素點陣,而是把漢字要用到的所有筆畫的像素點陣存儲一遍。
因為總筆畫數肯定比總常用漢字數少至少幾十倍,而且單個筆畫最多幾十個像素點,不用256點,也省空間。
筆畫不僅是橫豎撇捺點折勾,而要窮盡漢字里所有筆畫的字形。比如‘顧’這個字里,第一筆是撇,倒數第二筆‘頁’里面的也是撇,但這兩個撇形狀不一樣,在當時的字庫里就必須分開存儲。‘顧’字一共有三筆橫,但橫的長短不一樣,就是對應幾種代碼。這樣算下來,漢字所有筆畫有幾十上百種。
然后存儲每個字形的時候,是先拿一個存儲位出來,存儲這個字有幾筆,然后后續每個字節可以記錄兩個筆畫的起始像素點、以及這個筆畫所調用的筆畫形狀。這樣算下來,就比每個字存256像素點省了好幾倍空間。(后來中文輸入法早期,發明‘五筆打字’輸入法,其實也是順著這個思想往下發展的,因為當時每個漢字都是有筆畫調用關系可以檢索。在字庫里,漢字不僅有對應的拼音,還有對應的筆畫庫。90后再往后估計都沒用過五筆打字)。
舉個例子,一個“顧”字10筆,按照整體像素存儲是256位,現在用“筆畫引用法”,第一位表示“撇的起始點位”,第二位表示“長”
(其實關于從王選開始的事跡,我記得人教的高中語文課外讀本上就有詳細記載,連早期中文照排顯示的技術細節都有說。文章叫《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這文章是有來歷的,從當年《新華日報》上轉載來的。
王選在拿國家科技獎的時候,是跟袁隆平同一級別的偉人。現在90后00后讀者都不知道這個人,我其實挺惋惜的。
當然可能語文書比較官腔,沒我說的那么通俗易懂。所以,厚顏無恥地認為我也不算水吧,畢竟把難的事情轉述得通俗也是一種本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株洲市|
达日县|
竹山县|
叙永县|
大理市|
凤山市|
子洲县|
昂仁县|
广西|
永仁县|
商丘市|
鹰潭市|
兴安盟|
花莲县|
东方市|
莆田市|
中超|
杂多县|
万载县|
抚宁县|
贵定县|
水富县|
闸北区|
会宁县|
沅江市|
阿图什市|
汶上县|
塘沽区|
海门市|
穆棱市|
临高县|
正安县|
南木林县|
昌图县|
孟津县|
扶绥县|
阿拉善左旗|
江孜县|
娄烦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