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此,如果不能暫時騙騙美國人,讓美國人相信,波音707只要實現引擎國產化、降低總價后,在中國市場依然有競爭力,這事兒就很難做成——UTC和普惠不是來做善人的,他們來華設廠,是想賣出比不來華設廠更多的發動機。” 仇清捋了一下:“你的意思,就是如果民航方面能表態:707的引擎拿到中國生產,就買更多707,這事兒才能成?美國人不會拿什么過時的技術給我們吧?” 顧驁:“過時肯定是遲早的,我估計波音707的產線還能開個十年吧。不過,就看我們自己能不能鍛煉出團隊、消化出成果,將來就算707停產,咱有沒有從造JD3里學到東西。” 顧驁說十年還是給面子了,其實歷史上波音707到冷戰結束后、1992年就停產了。 當然這只是整機的停產,是波音那邊停產。而JD3的引擎產線是歸普惠的,依然還開了好多年。 因為已經生產出來的飛機保養得好的話,還能用上二三十年,每隔兩三年就要換一次發動機,一架客機的整機使用壽命內,用廢十倍數量的發動機都是正常的。而十組發動機的訂單,總價都能抵得上兩三架整機了。(一般飛機引擎能占整機價格的三成。) 歷史上,80年代中期,美國對華關系還是不錯的,基本上想買不太尖端的武器都能賣,只是國內沒錢買。波音707用的JD3系列,以普惠公司在波音那兒的眼線耳目,肯定是知道已經提到迭代議程里了,才允許對外轉移以降低成本、多賣一點。 大型的飛機公司,一款飛機從最初開始論證是否要退市,到最后真的關停產線,中間有六七年甚至七八年的間隔,這是并不奇怪的。 不過,仇清并不知道這些,他內心還是覺得非常驚喜和不敢相信,患得患失地問:“美國人不會再有別的幺蛾子了吧?普惠公司那么不遠萬里來幫我們搞建設?” 顧驁忍不住想笑,然而他又沒法找那些先知先覺的理由說事兒,只好再找一條能說的安定人心: “老仇啊,你這就是不懂行了。別看UTC和波音幾十年前是同一家公司拆出來的,但人家美國人是講自由市場,講競爭的。波音707都是50年代上市的老飛機了,那時候波音系沒有別的客機引擎供應商,全用普惠的。 但是后來從727開始,羅爾斯羅伊斯,通用電氣,就都殺進來了。比如到現在賣的最好的747,人家有三款引擎可以換著用,普惠的PW4062、羅爾斯羅伊斯的RB211、通用電氣的CF6-80。 所以,波音多賣出一架747,普惠連三分之一套引擎都不一定多賣,人家通用電氣市場占有率最高,普惠也就跟羅爾斯羅伊斯不相伯仲。可如果多賣出去一架707,那就基本上意味著要配JD3。 所以這個飛機雖然給波音的利潤不算高,但站在普惠和UTC的利益上,是巴不得多賣的。人家資本主意之間,內部也是有利益分配不均勾心斗角的嘛。” 仇清這才摩拳擦掌地點點頭:“老弟,還是你有見識,跟著基辛格念了幾年博士,美帝的底細你都一清二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