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骨傲天回駕新手村-《重回80當大佬》
第(1/3)頁
1981年,6月14日,星期日。
錢塘城西,玉泉的浙大老校區里,人頭攢動。
所謂的“老”,當然是相對后世N校合并之后的狀態而言,事實上如今的浙大就特么這么一個校區,沒得選。
之所以星期天還有這么多同學在忙碌,完全是因為這幾天是學校分配報到單位的日子。
1980年代初的大學校園里,“找工作”是不存在的,連“分配工作”都不著急。師生們的心地非常淳樸,幾乎把90%以上的精力都花在了學習和實驗上,直到離校前的最后一個月。
哪怕是理工科,需要很多實踐的,也不會大四去企業實習——因為如今的企業也都是國企,沒錢搞科研。研發工作都是靠國家行政指派研究所干的,弄完后授權給國企使用,企業的技術人員主要負責生產化環節的技術問題。
什么產學研結合,壓根兒還不存在。需要再經過兩三年的摸索和練習,才能漸漸總結出套路。
分配工作的工作,基本上半個多月就搞定了,也不存在雙向選擇——所謂“雙向選擇”也已經是比較晚了,大約80年代后期到92之前。
如今的分配模式,是國家下發了指標,某個學校的某屆畢業生必須出幾個人到某個單位。
然后學校可以按單位重要程度、和學生的成績,排個名單。挨個兒從表現好的同學往下約談,如果本人不抵觸就直接開干,本人有困難的,再沿著成績單往后找備胎。
但要是所有備胎也都不愿意,那就繼續硬抓攤派了,根本沒得反抗。至少77到79年入學的那三屆,是不可能給你耍花里胡哨機會的。
顧驁的姐姐顧敏,也不能逃脫被分配的命運。
一上午,初夏的陽光就非常猛烈,一伙女生扎堆去看了宿舍區書報欄上貼的用人單位信息介紹,很快就熱得滿頭大汗。
顧敏的一個室友柴綣在小本本上記了一大堆,累成狗樣回到寢室,準備吃點東西,然后下午應付主任的約談。
看到顧敏一臉云淡風輕、但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里看書,她忍不住八卦:
“敏敏,你怎么不去看單位介紹?啊!你爸你弟都那么厲害,肯定他們給你安排好了吧?唉,有人開小灶就是好。”
顧敏放下書,嘆了口氣:“哪有,我被發配到省計委,去經濟政策研究室。你說我一個學數學的,還不是經濟統計方向,弄我去那種單位不是瞎搞么。”
如今的計委,也就是計劃委員會,便是20年后的發改委,兩者職能差不多。無非是計劃經濟時代叫計委、市場經濟時代叫發改委。從中央到省市,每一級都是有計委的。
顧敏的嘆息,自然是因為學非所用。
然而柴綣卻是一臉羨慕:“去計委還不好?這是最肥的機關了吧。還說你家沒打招呼?你就說說你是按什么待遇接收吧。”
顧敏苦笑:“一個科室主任而已,正科級待遇,我真沒開后門。”
她弟弟是外交學院研究生畢業,還實習期間多次為國立功,所以縣處級起步。顧敏只是本本分分浙大四年本科學業,因此僅僅只有鄉科級起步。
柴綣這才相信她真沒開后門:“那就應該是老師知道你爸你弟的背景,所以在分配允許的范圍內,把好單位留給你了,你就知足吧。
算了,不說這些了,有點餓了,趕緊去吃飯吧,下午還要應付主任的約談呢。對哦,聽說楊自豪原先跟你弟拉來的港商做項目,還有私活,不知道他現在怎么樣哦,說不定上面要插一杠子,將來對港商的技術外包統一談判,他跟電院的魯運達幾個就麻煩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本溪|
田阳县|
松江区|
荣昌县|
遵义市|
毕节市|
祁阳县|
渑池县|
汝南县|
鞍山市|
门头沟区|
武城县|
太仓市|
澄江县|
万荣县|
察雅县|
赣榆县|
霍林郭勒市|
安仁县|
温宿县|
绥芬河市|
陇川县|
本溪市|
鹰潭市|
垦利县|
富源县|
汉源县|
卢氏县|
鄱阳县|
西峡县|
常德市|
玛多县|
蛟河市|
阿荣旗|
甘谷县|
宝坻区|
东乌珠穆沁旗|
江西省|
海林市|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