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準備的時候,顧驁就是負責找結論、找現象,然后讓葉紈幫他解釋。 相當于報了一道數學題的答案后,簡單粗暴地要求搭檔寫出證明過程。 而對于專業人士,這種不負責任的證明過程,是很容易寫的。 正如2016年那些時政分析的公眾號,哪家不是信口雌黃、同時寫好“希L里為什么能贏得選舉”和“唐納德為什么能贏得選舉”兩篇備用文章。 然后等新聞結果公布的的一瞬間,就挑一篇秒發,好顯得本公眾號遠見卓識如何牛逼,提前預測了結果一樣。 劉校長還以為葉紈是獨立、公允的,卻沒想到她已經被顧驁洗腦了。 “這些都是顧同學的成果,我一開始不太懂。”葉紈不想再欠人情,剽竊對方的成果,所以開門第一句話先定了基調, “不過我深入分析之后,沒有發現可以用于反駁的事實,而且還能分析出不少理由。” 劉校長表情微微嚴肅了一些:“說說看你的理由!以后你們的學術工作,同一個課題組,一定要充分討論過后,才拿來找導師匯報,不要再各自為戰了!” 葉紈松了口氣,假裝公允地分析: “剛才顧同學提到的那些被刺殺的美國總統,共同點是什么?不知校長您總結過么,那就是他們都不是常年的職業政客,而是從別的領域跨圈過來當總統的。 正如我們一貫所說,所謂的美式民豬,只是一種虛偽的民豬!美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所謂的可以選總統,不過是可以在幾個同樣保護大資本家階極利益的候選人當中,挑一個不那么爛的。他們選的,無非是“用這種具體方式保護資本家,還是用那種具體方式保護資本家”而已。 所以美國人民漸漸就意識到了精英政客圈子的狹隘僵化,每隔20年左右,也就是一代人,當人民發現自己被愚弄、怎么選都被奴役后,都會弄出一次‘就算這個總統不靠譜,我們也寧可讓不靠譜的人上來,至少他們會砸碎現有的圈子’的事兒。 然后自暴自棄選出一個外行總統!這是人民對整個職業政客圈子整體都不信任的總爆發!所以,肯尼迪,李根這些人上去不是沒有道理的。” 憑心而論,葉紈這番話說得確實很精彩,比顧驁設想的最精彩的表述還要精彩。 這是時代特征所致。 顧驁后世雖然見多了外交分析,但他畢竟生活在一個已經不提“美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時代。 那時的精英公知都是“言必稱美國”的,即使像高大松這種自稱“不吹不黑、同時被人罵美分和**”,也對美國的圈外政客很有偏見。 然而,葉紈卻是接受特殊年代教育成長起來的人。 她從小接受的就是“美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洗禮。 所以顧驁把這個證明題交給她之后,她毫不猶豫地與自己的知識結構媾合了一下,形成了一個非常接地氣又有時代特色、也讓劉校長聽得順耳的證明過程。 這一切對葉紈來說,是毫無心理障礙的。人家真心這么想,說話時的語氣表情也就更加自然、痛切,肢體語言感染力豐富。 “原來是因為美國人民被剝削得恨死了職業政客,所以寧可砸爛一切找個什么都不會的人來當總統啊……不錯,小葉這個說法貌似還真有幾分道理。”劉校長陷入了深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