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朱允熥所帶三萬多京營精銳行軍并不慢,但他是大明皇儲,每過一地各地方官都要前來叩拜,聆聽圣訓,大軍的速度變得拖沓起來不說,讓他本人也不勝其煩。 索性留定遠侯王弼率領大軍在后,他自己率一千本部親衛(wèi),快馬加鞭朝北平而來。沿路關卡,他都不曾表明身份,都讓傅讓出面說是征討高麗的先行軍。等進了北平地界之后,才表明身份。又微微放慢了速度,給地方官員準備的時間。 前方就是北平,崇山峻嶺之間那古老的長城。在視線中若隱若現(xiàn)。再加上一望無垠的原野,眼前滿是北地的磅礴大氣。 這種大氣不同于應天府,京師雖好,亦是天下雄城,但身處江南溫柔鄉(xiāng)之中,總感覺缺少了一些鐵血。而北平之地,直面北地胡人,數(shù)百年來漢胡反復爭奪廝殺,又不斷的相互融合。 此地是中原的北方屏障,可盡召燕趙男兒供為趨勢,堪稱國門。 其實北平比應天府更適合做大明的都城,大明立國之后有三北之憂。東北,正北,西北。若有戰(zhàn)事,此地首當其沖。 后來,所謂天子守國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殿下!”前方一匹快馬來報,“燕王遼王并北平文武官員,出城迎駕,已到了十里之外!” “知道了!”朱允熥淡淡的說道。 “殿下!”這時,朱允熥身邊的藍玉,忽然鄭重的開口,“北平乃是燕藩的老巢,燕王這人” “放心!”不用聽,朱允熥就知道藍玉這是要說朱棣的小話,開口笑道,“此次事關國戰(zhàn),四叔心中會有分寸。家大業(yè)大,自家人總會有些小心思。可是對外人,還是自家人信得過!” 從決定北上開始,朱允熥心中對燕王朱棣,就從沒有猜忌過。征討高麗,乃是大明的國家大義。朱棣那么驕傲的人,不屑更不愿在這種事上,出什么幺蛾子。 再說,其實朱允熥的心中,也隱隱盼著能和這位名垂千古的四叔,并肩作戰(zhàn)。 朱允熥是想用實際行動告訴朱棣,我不是你想的那種黃口小兒,你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甚至,我可以做的比你更好。 十里的距離,彈指即到。不遠處煙塵滾滾,數(shù)千騎兵遮天蔽日而來,旗幟鮮明盔甲閃亮,當先是兩桿大旗,各寫一個燕字,一個遼字。 “皇太孫御駕在此,文武官員下馬叩拜!”傅讓帶著朱允熥的親衛(wèi),在對方的行進路線上揮旗吶喊。 霎那之間,震撼天地的馬蹄聲戛然而止,馬上健兒紛紛下馬,跪在官道兩側。 隨后,軍陣之中,朱棣朱植在前,帶著北平的文武官員們,緩緩上前,行跪拜之禮。 “臣朱棣(朱植)叩見太孫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叩拜之中,一身普通戰(zhàn)襖的朱允熥笑著下馬,“四叔,十四叔別來無恙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