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明末之虎》
第(1/3)頁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這對李嘯,對全體唐軍來說,絕對是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因為,在這個日子里,李嘯終于把整個菲律賓的土地全部占據,各個島嶼上的反抗勢力也全部肅清,整個菲律賓徹底而完整地落入李嘯手中。
要知道,整個菲律賓的面積,是臺灣的八倍大。在臺灣之地,李嘯就已安置了三百萬人,現在這面積更廣闊,土地更肥沃的菲律賓地區,安置個一千多萬人,根本不成問題。
李嘯給內地官員下令,要他們盡可能地多送移民過來,盡快將菲律賓各個島嶼上,都安排漢族移民上去,從而實現對這些土地的徹底占有。
同時,李嘯也下令,讓拼全盡力,總算消滅了馬京達努國的平南鎮軍兵,就地在棉蘭老島休整,準備下一步,繼續向南進攻,奪取新幾內亞島和整個澳洲。
至此,李嘯擁有了包括山東登州、濟南府、單縣鐵龍城、宣府鎮金湯城、濟州島、蝦夷島、庫頁島、臺灣島、呂宋島、棉蘭老島、以及菲律賓中部的各類島嶼,對這些領土,實現了完全管控。
這些領土,尤其是海外領土,在李嘯的規劃下,特別規為以下幾個省區。
那分別就是,臺灣省,以臺灣島為主,包括臨近島嶼在內,省府位于高雄。
呂宋省,以呂宋島為主,包括臨近島嶼在內,省府位于馬尼拉。
蘇祿省,以菲律賓中部群島為基礎所組建,省府位于原蘇祿國首府和樂城。
棉蘭老省,以棉蘭老島為主,包括臨近島嶼在內,省府位于原馬京達努國首都蘇丹庫達拉,只不過現在這省府,蘇丹二字去掉,改為庫達拉。
接下來,象濟州島、庫頁島、蝦夷島等地,則因為要不是土地狹小,要不是人煙稀少移民困難,故降低一格,劃分為區。
濟州區,以濟州島為基礎,包括臨近各小島在內所組成。
蝦夷區,以蝦夷島為基礎,包括臨近各小島組成。
庫頁區,以庫頁島為基礎,包括臨近各小島所組成。
至于國內領地,為避免太過刺激明朝統治者,李嘯暫不對其進行另外的編制劃分。
其中每省,各設省長一名,副省長一名,每區設區長一名,副區長一名,讓除了軍事外的省區所有事務,皆讓其有統一管制之權責。
其各省區治下,各類州縣村鎮的劃分,則由下屬官員去負責進行,李嘯就不再親自過問了。
鑒于所獲的領土越來越多,李嘯下令,在山東和臺灣等地,統一舉行一次唐軍治下的文官選拔考試,大肆擴招各類文官,把考試勝出的各類官員,填補到新劃分的各類省區級領地,從而對當地進行有效管理。
當然,李嘯這樣的做法,若在崇禎皇帝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因為這些新得的領土,從名義上說,還是大明的土地,各地官員的任命,也理應由皇帝委派吏部進行。
只不過,只為上次李嘯在擊退入關清軍后,朝廷對李嘯不加任何賞賜,所給出的條件,便是李嘯這些新的土地,官員皆由李嘯自行分派,當地的稅賦管理,也由李嘯一并負責,朝廷并不加以過問。
故現在李嘯這樣做,朝廷上下,雖然極為憤怒不滿,卻也只能無可奈何。
當然,對于朝廷中的各類不滿官員,李嘯卻根本不打算鳥他們,現在的他,已是基本上完全不受朝廷管束控制,哪怕就是把這文官選拔考試,改名成科舉選士,相信朝廷中的這幫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家伙,也只能對自已無可奈何。
而且,李嘯很有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已打出招人的牌子,必定會有大批的士子,前來應考做官,絕對不會錯過這個平步青云的大好機會。
李嘯想起了史書上的一個故事。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慈禧老佛爺,帶著小皇帝光緒,一路狂逃到西安避難。
本來,朝廷在今年,要舉行科舉考試,卻沒想到洋人打進了京城,太后與皇帝都逃跑了,大清亦是危在旦夕搖搖欲墜,這科舉這事,也只得告罷了。
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北京城中的各省舉子,卻沒有因此而各自回家,反而大部分繼續盤桓在京城。
這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一個不知從哪里傳來的,也不知道是誰先發布的奇特消息。
那就是,現在以德軍總司令西摩爾為首的八國聯軍,在打進京城后,這京畿一帶,便已是德意志帝國的領土,這京津冀一帶的百姓,從此便成了德國人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集安市|
独山县|
红河县|
余庆县|
新龙县|
全椒县|
安平县|
大厂|
石渠县|
寿阳县|
喜德县|
延长县|
宁夏|
砚山县|
山阳县|
安丘市|
山西省|
曲阜市|
大连市|
邓州市|
罗甸县|
延边|
湖口县|
龙里县|
北川|
石景山区|
固始县|
大邑县|
丹凤县|
高安市|
连州市|
南郑县|
弥渡县|
安多县|
习水县|
临江市|
教育|
犍为县|
台前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