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明末之虎》


    第(3/3)頁

    明朝政府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龍江下游地區及庫頁島,曾先后10次派太監亦失哈出巡奴兒干地方,并于1413年在原有的一座觀音堂基礎上建立了永寧寺,還豎立了篆刻有《敕修永寧寺碑記》(1413)和《重建永寧寺碑記》(1433)的兩塊永寧寺石碑(1904年二碑被俄國劫去,現藏于海參崴博物館),以記載管理當地之事。

    到明末萬歷初年,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奴兒干地區共設置了384個衛、24個所、7個地面、7個站、1個寨,實現了對庫頁島的具體管控。只可惜,在15世紀中葉以后,明朝撤銷了奴爾干都司,庫頁島以及整個東北北部地區,漸漸失去管控。

    而在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后,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鄂侖春、赫哲、阿伊努等民族,陸續歸附了后金政權,朝貢稅賦,抽丁打仗,成為了清朝崛起的重要力量。

    而在李嘯所在這個崇禎十一年,清廷統治者皇太極,對庫頁島上的土著居民,每年都派人渡海前去收取稅賦,這些稅賦以皮毛等獵獲為主,如果該部落沒有足夠的皮毛上貢,則強令該部落的健壯男子去清朝當兵,以抵其稅賦。同時,為了顯示自已的寬大為懷,皇太極也會給這些部族一些小恩小惠為籠絡,諸如《清實錄》中記載的,恩賜給他們的物品有無肩披領,青布襯褲,無毛氈帽,皮靴,針,線,手帕,衣里,梳子,蓖子,帶子,扇子等物品,以籠絡這些為庫頁島上的蠻荒部族。

    只不過,清廷在對這些蠻族部落,在假惺惺地展示懷柔手段之時,同樣使用殘酷手段進行鎮壓與擄掠,使得這些蠻族部落,在清廷統治者面前,徹底臣服,不敢反抗。

    就在崇禎十年十二月時,皇太極遣梅勒額真葉克書,刑部參政星訥二人,率精兵六百,頂風冒雪前往黑龍江入海口的薩爾哈察,把當地反抗不納稅的幾個部落,一鼓蕩盡。共俘虜男子六百四十名,家口一千七百四十三名,以及許多的牛馬牲畜,用《太宗實錄》中的的話語來說,那就是“我師北征,一鼓盡蕩反悖部眾,凱旋而歸矣。”

    按李嘯的規劃,考慮到庫頁島是南北狹長的地形,為更好地管控和實際統治庫頁島,他打算,在庫頁島,一南一北,修建兩個大堡,分別命名庫頁南堡與庫頁北堡。

    其中庫頁南堡的位置,為今天的俄羅斯托馬里城,而庫頁北堡的位置,則是位于原先明朝囊哈兒衛所之處。這兩處地帶,分列南北,地勢險要,又皆是沿海地區,十分有利于李嘯軍強大的水師進行支援。

    而對于這兩座城堡,李嘯打算,將其均設計為周長四里的大堡,這個面積,卻與中國內地的小縣城差不多大小。并且也與東升城一樣,象甕城、城樓、角樓,炮位、女墻、雉堞之類,亦會全部修建齊全。且兩處城堡的城墻,亦全設計為城高為15米,墻面馬道寬6米的樣式,從而大大加強城堡的防御力。

    當然,這樣的城堡,因為其功用主要是軍事目的,故只開一面朝西面海的城門,以便于水師運送物品。

    對于庫頁島的開發工作,李嘯認為要越快完成越好。因為現在雖是八月底,但土地尚未完全凍硬,如果抓緊時間施工,在有足夠的人力與物料供應保證的前提下,應該還是可以迅速完工的。

    李嘯急于建好庫頁島上的城堡,其時還有一個隱密的想法。

    那就是,到了明年年初,朝廷要另派官員,奪占自已血戰所得的臺灣島,自已將不得不返回山東,去準備與朝廷做斗爭。這樣一來,這庫頁島的開發工作,將不得不繼續推遲,這是李嘯所絕不愿意見到的。

    更何況,若按真實歷史進程,就在今年九月份,清軍又要第四次入關侵掠。雖然李嘯在入援朝鮮的戰爭中,給予了清軍沉重的打擊,而導致清軍入關的時間很可能會推遲到明年,但現在提高警惕未雨綢繆,還是十分必要的。

    很快,在李嘯雷厲風行的監督與指揮下,崇禎十一年九月初三,全部準備工作完畢。一百一十艘水師艦船,帶上那2萬名建筑工匠,近3千的日本勞工,還有5千余人的漢族移民勞工,裝載了大批蝦夷島上最新出產的磚頭、水泥、青石、石灰等建筑物料,浩浩蕩蕩地北往庫頁島而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中山市| 东安县| 开封县| 昌图县| 璧山县| 万荣县| 荥阳市| 陆河县| 平武县| 安达市| 翼城县| 嵩明县| 仙桃市| 大英县| 甘肃省| 新营市| 德江县| 东丰县| 高雄县| 健康| 繁峙县| 承德市| 星座| 大同市| 襄垣县| 南宫市| 大同县| 抚宁县| 松桃| 客服| 嘉黎县| 雷州市| 罗定市| 临朐县| 尚义县| 信宜市| 奉贤区| 阳朔县| 丰台区|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