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明末之虎》


    第(2/3)頁

    李嘯堅信,只有歸化成了一個民族,才會最終避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民族分裂事件,以及國家有難,某教必亂的災難性戰爭發生。那種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之類看上很美的概念,其實只能是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任何一點風吹雨打。

    只不過在后世,由于民族概念與文化已然形成,當局這般行事,亦有其無奈之處。而在李嘯身處的這個明末年代,蠻荒土著們的民族意識與民族文化,遠未定型,李嘯完全可以利用漢文化的優越性與包容性,將這些連文字都沒有,只有一些原始粗陋的低級宗教的土著,消化吸收,讓其真正成為漢族大家庭的血脈分支。

    協議簽定完成后,李嘯便派鎮東營營長武壯,率領鎮東營甲總甲哨兵馬,以部落頭人為向導,用摧枯拉朽般的強大武力,一舉擊潰了剛剛占據此部落山寨的另一個蝦夷部落,讓該內附部落,得以順利返回原山寨中。

    說來好笑,這名部落頭人,在重占山寨后,為了向李嘯表示感激之情,竟挑了十名部落中他認為最美麗的女人,贈予李嘯,以為謝禮。

    對于這份“美人禮物”,李嘯大笑收下,然后回贈給該部落頭人鐵器、呢絨、海鹽等豐厚謝禮,隨后,他便將這十名蝦夷女子,婚配給了十名漢族移民。

    李嘯的這般既立威震懾,又厚利引誘的民族政策,在一眾蝦夷部落中產生了巨大反響,很快就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僅僅兩個月過去,就又有四個深受大部落欺壓的小部落,請求內附。李嘯當然痛快地答應了他們的需求。

    在蝦夷島上,一切事情都開始走上正軌之際,李嘯沒有閑下來,而是立刻抓緊時間,北上拓展庫頁島。

    庫頁島,位于外東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舊稱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俄譯名“薩哈林島”,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該島現為俄羅斯最大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

    庫頁島位于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國接壤,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此島地形南北狹長,面積約76400平方公里,僅比北海道略小一些,其形狀有如一條修長的小魚,擁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物產豐裕,現為俄羅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

    這美麗富饒的庫頁島,在歷史上,曾先后為唐朝、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中華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而在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第一次從法律意義上,確立包括庫頁島在內,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屬于中國正式領土。

    只可嘆,這樣豐美的寶島,引來了羅剎鬼的覬覦,1858年和1860年,侵略成性的俄國,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迫使積貧積弱的晚清政府,割讓包括庫頁島在內的整個外滿洲。后世的李嘯,每次讀到這樣悲慘的近代歷史,無不扼腕痛惜怒發沖冠。

    在明代,庫頁島被明人稱為“苦夷”、“苦兀”,不過李嘯不喜歡這個名字,感覺太過悲情,他還是更喜歡唐代時的稱呼,庫頁島。

    這是因為,在唐朝時,庫頁二字是同屬于黑龍江下游,直接受到唐朝控制的黑水靺鞨,對于島上的費雅喀人的稱呼,因而唐朝沿用了這種說法,而且這種說法,在清代又重新使用,一直作為中國對該島的正式稱呼。

    在明朝時,庫頁島上,基本上是東海女真與費雅喀人兩大當地土著民族居住,只在南部邊緣地帶,還有少數蝦夷族人定居。其中的東海女真,在明末清初時分化為赫哲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而費雅喀人,則在近代改名為尼夫赫人。

    1409年,明朝在元征東元帥府舊地奴兒干城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在這之前,明已在黑龍江流域設衛所115個),同年明軍征服苦兀,庫頁島進入明朝版圖。此后島上的當地住民向明政府派出了正式的納貢代表團。

    1412年,明朝向當地住民頒發印綬,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在中部波羅奈河流域設波羅河衛,在東部駑烈河流域設兀烈河衛,各衛下轄所,管轄當地的軍事及民政事物,這些庫頁島的明朝官府機構,皆隸屬于奴爾干都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静乐县| 海林市| 桐柏县| 阿拉善左旗| 饶河县| 叶城县| 邵阳县| 元氏县| 西华县| 台中市| 孝昌县| 寻甸| 靖江市| 蒲城县| 鲜城| 井冈山市| 琼结县| 威信县| 高雄市| 军事| 凌海市| 彰武县| 会昌县| 高安市| 洪江市| 孟州市| 自治县| 盐源县| 澜沧| 清涧县| 莱西市| 海兴县| 梨树县| 繁昌县| 兰溪市| 鸡泽县| 大关县| 辉县市| 黑龙江省|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