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明末之虎》
第(1/3)頁
“李大人,在下有個建議,卻想和李大人說一下。”臺灣拓殖團副團長馬華興,向李嘯拱手說道。
“但講無妨?!?
“李大人,現在我軍在臺中之地,由于新來了55萬流民,到現在為止,全部已開辟的田土為233萬畝,以每畝八斗稻米收稅的話,則每季可收186萬石糧食,一年二季共可收372多萬石稻米,再加上每年466萬石的馬鈴薯產量,哪怕不算山東、濟州等地出產的糧食,便足以支撐供應我軍全部的軍民百姓了。故在下認為,在現在糧食生產足夠富余的情況下,可將其余土地辟為棉田、煙田、甘蔗田等經濟作物,卻可為我軍增加更多經濟收入呢。”
馬華興說完這番話,便一臉期待地望向李嘯,卻沒想到,李嘯卻是沉吟不語。
其實,李嘯在心下,也認為馬華興所說的話語十分有道理,只不過,現在的他,卻已完全不在滿足于現狀,更多地,要著眼全局。
如果,今后猛虎軍的數量還要進一擴大,地盤還要繼續增多,治下的百姓與流民還要不斷增加,那么,雖然現在全部的糧食產量,能供應現在的猛虎軍體量的數倍不止,但真到了地盤與百姓大幅增加的時候,李嘯卻絕不希望,會發生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
再想想現在明朝國內,有多少饑民百姓因為吃不上飯而造反從賊,又有多少軍兵士卒因缺糧少餉而嘩變投敵,在這些血淋淋的現實面前,這糧食的重要性,實是不言而喻。
軍以糧為本,民以食為天,在任何時候,糧食生產都是第一緊要事務,故滿足現狀的思維,卻是要不得的。
“馬副團長之話有理,只是本伯以為,還是需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方好。畢竟在將來,我軍的軍兵與百姓數量,只會不斷增加,所需的糧食數量亦會不斷上漲,故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是十分必要的。哪怕就算現在糧食太多,皆可暫時貯存起來,無論是將來應對災荒或救濟貧民,甚至支援售賣給他部明軍,都是可以的。”
李嘯說完這番話,眾人亦是點頭,平南營營長李定國就附合道:“李大人說得是!民以食為天,哪里還有嫌糧食太多的道理。李某不怕對各位說,想當初李某之所以成為流寇,還不是因為沒糧食吃活不下去,而不得不加入流賊以圖活命??!再說直白些,就算這糧食真到了我軍民百姓吃不完的地步,還可以售賣出去嘛?,F在我大明國中糧食這般缺乏,只要我軍肯賣,相信各地的米商,皆要來我軍中蜂擁而購了?!?
馬華興見眾人這般說話,一時臉上訕然,不過這時,李嘯卻微笑著對他說道:“馬副團長,以本伯看來,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你的意見亦是有相當的可取之處。故本官認為,兩者折衷,以糧食生產為主,經濟作物生產為輔,當為最好之方式。”
李嘯頓了下,繼續道:“本官初步規劃一下,從今之后,臺北地區那260萬畝可開發土地中,200萬畝作為普通耕地,另60萬畝田土品質較差者,全部改為棉田生產各類布匹。而臺中地區的320畝可開發土地,因現在已開發233萬畝田地,可再開發到260萬畝耕地,其余的60萬畝低品質土地,則全部改為桑田,養蠶織綢。而臺南的520萬畝可開墾荒地,則將其中400萬畝土地,全部開發成稻田,另外120萬畝荒地,因臺南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則全部開發成甘蔗田,用于榨糖制糖。而至于煙田,因其產量一年大一年小的特點,則等各地的稻田開發完畢后,再進行輪作產出即可。”
從歷史到今天,白糖一直和茶葉一樣,都是一個需求極多緊銷產品,無論是販到日本還是歐洲,利潤均是極高,而臺灣南部這樣濕熱平曠的土地,卻是最適合種植甘蔗,并發展制糖業的。象在真實歷史上,被鄭成功尊為“當世臥龍”的陳永華,他就曾教人們在土質稍差的荒地上,大量種植甘蔗,用來榨糖,然后販賣到國外,賺取利潤。
在陳永華主持下,臺灣總共開發了大約1萬畝的蔗田。由于臺灣氣候濕熱,光照充足,環境特別適合甘蔗生長,新種植的蔗田,每一年里,能平均畝產16擔左右的甘蔗。壓榨蔗糖并提純脫色后,出糖率約為10:1左右,也就是說,每畝蔗田可以生產1.6擔白糖,總計就是1.6萬擔。而據《明末清初貿易史》一書資料,這白糖一旦運到日本,一擔糖的出口價格是6兩多銀子,若是運到呂宋轉販歐洲,還可更多些,可達7兩至8兩。因此這將近1萬畝的蔗田,每年可以為鄭氏臺灣換為10多萬兩銀子。
“李大人,那棉田與桑田皆有前例可循,但這種甘蔗制糖,李大人打算要如何經營呢?”一旁的拓殖團長丁佑問了一句。
“各位,這甘蔗田,因其產品特殊性,且為了盡快擴大種植面積,本官打算讓每戶蔗農可分得田土二十畝,并把糧稅亦折合在其中,可給要收購的甘蔗定價為,每擔甘蔗1錢5分銀子,這樣的話,每戶蔗農一年可產320擔甘蔗,總共可獲銀錢48兩,除去成本,利潤可最少有35兩銀子,這樣一來,足可讓這戶家庭的生活優裕有加了?!?
李嘯笑著繼續說道:“而且,據本官了解,那榨完汁的蔗渣,還可以作為肥料用來肥田,從而改良土質,讓甘蔗土地出產量,能更進一步增長。再過幾年,這甘蔗田的產量只會更高,蔗農獲利也會更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竹北市|
宁化县|
鹿泉市|
庆阳市|
赣州市|
阿拉尔市|
寻乌县|
中卫市|
新干县|
长春市|
潮安县|
孝义市|
武冈市|
曲沃县|
肥东县|
湄潭县|
台安县|
庆云县|
高唐县|
邓州市|
应城市|
张掖市|
阜新市|
孟津县|
高邮市|
开原市|
柳河县|
嘉祥县|
驻马店市|
天台县|
本溪市|
皋兰县|
于田县|
孟村|
宾阳县|
巴青县|
遂平县|
东港市|
仁怀市|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