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明末之虎》
第(2/3)頁
“我等是赤鳳衛兵馬和山海關兵馬,這位便是統軍大將李總兵。”一旁的赤鳳營營長田威插言道。
牛標眼睛一亮,忙恭敬地說道:“原來是當日大破韃子的李總兵,沒想到竟是您親自率軍前來救援,這下南陽府可算有救了!”
李嘯眉頭一皺:“怎么,現在敵軍開始進攻南陽了么?”
“稟大人,現在敵軍只是將南陽府團團包圍,卻不知何時開始攻城,不過,在下認為,現在軍情萬分危急,還請大人速速發兵救援為要。”牛標急急言道。
“哦,那現在圍城流寇有多少兵馬,南路官軍又剩多少,你且一一說來。”李嘯心下雖然亦是著急,卻還是臉色平靜地先問清情況。
“大人,我南路官軍,原先有汝州李總兵兵馬五千,遼東援剿副總兵祖寬兵馬三千,副將劉肇基兵馬三千,游擊將軍羅岱兵馬一千,總共有兵馬一萬二千余兵。只可惜,在防守內鄉縣城的戰斗中,因中了敵軍的誘兵之計,陷入老回回部與蝎子塊部的兩面夾擊,全軍兵力損失近半,后退守鎮平縣城,又因為各軍不聽指揮,各自為戰,導致鎮平失守,各名將軍拼盡死力,方透圍而出。”
“牛標,南路官軍的潰敗經過,不須多說,你只要告訴本兵,現在南路各部官軍的兵馬人數與分布即可。”見牛標說話沒有重點,李嘯趕緊糾正他。
牛標應諾了一聲,又急急說道:“自鎮平突圍后,祖寬將軍因是外地客軍,不明路徑,結果撤往退去了南部的瓦店一帶。而李總兵、劉副將、羅游擊則率領本部分兵馬,撤回了南陽府城,各人兵馬皆損失慘重,其中李總兵兵馬僅有一千五百余人,劉副將為八百多人,羅游擊為三百多人,加上南陽府中殘余的數百老弱兵卒,總共兵馬人數不過三千余人。”
牛標說完,一旁的祖大樂憂心忡忡地插了一句:“李嘯,南路流寇兵馬總額為5萬余人,而守衛南陽府的官軍卻僅有三千余人,實是危矣。”
李嘯心下亦是揪緊,他皺著眉頭又問道:“那流寇圍城兵馬卻是多少,敵軍可是傾巢來攻?”
牛標答道:“不是,現在圍攻南陽府城的,是流寇老回回部,那流寇蝎子塊部,卻正在鎮平縣城中盤據,不過,老回回部亦有二萬七千余人,是我守城軍兵人數的九倍。若無援軍,在下恐怕,這南陽府失守,只不過在旦夕之間。”
李嘯哦了一聲,眼中卻是精光一閃。
他暗想道,這兩股流寇,之所以不一同發兵攻打南陽府城,卻恐另有原因,只不過,這樣的原因,卻不是李嘯現在所能知道的。
“牛標,你在前面帶路,帶領我軍徑往南陽城。”李嘯對牛標下令道。
隨即,李嘯復對全軍將士大聲喝道:“全軍做好戰斗準備,快速行進,務必要在黃昏前,趕至南陽府城!”
全軍將士發出聲震云天的齊聲喝喊,紛紛加快了前行的腳步。
。。。。。。
站在城周達十六里長,外包青磚,整個城池呈不規則長方形的南陽城外,望著這座已被自已手下軍兵團團包圍的南陽府城上那些稀疏寥落的明軍守兵,老回回部首領馬守應,心中卻是難以描述的快意與無可言述的郁悶交織在一起。
老回回曾為遼東邊兵,還曾升任明軍百總,后在駐守廣寧時,因部隊被老奴擊潰,為避免受到軍法懲處,潛逃回陜西綏德老家。
崇禎元年時,老回回率家鄉部眾造反,一開始隸屬于闖王高迎祥,長期流竄于甘肅東部與陜西西部。到崇禎四年時,他率部竄入山西,編入了紫金梁王自用的三十六營之一,成為僅次于王自用和高迎祥的重要首領。
崇禎七年末,老回回率部參加滎陽大會,成為十三家首領之一。之后,其與綽號“革里眼”的賀一龍,以及賀錦、劉希堯、藺養成這五大流寇主力,共稱為“革左五營”,亦稱為“回革五營”。老回回和他的部下,終成了一支具有強悍戰力的著名流寇。
老回回手下的軍兵,皆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這部兵馬相當齊心并且能打硬仗,自起兵以來,老回回部流寇還從未受到過大的挫折,直到現在,全部兵馬已發展到近3萬人。
老回回的手下兵馬劃分,也獨具特色,他不象其他的流寇首領一樣,把手下將領任命為大將,都尉之類,而是將手下兵馬分成了數個盤,每個盤由一名掌盤子率領,而這些掌盤子,基本皆是他的兄弟親戚之類來擔任。其中,最為精銳的部分,除了他親率的一盤五千余眾的兵馬外,尤以其兄馬守承的一盤四千兵馬,以及其子馬超的一盤三千兵馬最為善戰。
老回回的部隊,因為只招收****,不需要從所擄獲的明朝降軍與漢族百姓中補充兵員,所以對于所攻克的州縣下的軍兵百姓特別殘忍,除留下些須隨軍工匠,以及供軍中淫.樂的婦人外,無論男女老少盡皆殺之,其部所過各地,生靈涂炭,極其悲慘。
自與高迎祥合兵入河南后,按高迎祥的安排,老回回與蝎子塊兩部流寇,從閿鄉經盧氏縣南下,意在侵掠整個南陽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大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邢台市|
府谷县|
兴安县|
金华市|
绥德县|
嵊泗县|
玉门市|
明溪县|
乌海市|
石阡县|
涡阳县|
山东省|
油尖旺区|
纳雍县|
彩票|
郯城县|
长宁县|
宝坻区|
枞阳县|
郯城县|
资源县|
廉江市|
淳化县|
青阳县|
榆树市|
安义县|
马边|
威远县|
南充市|
郴州市|
广安市|
宁阳县|
英德市|
胶南市|
务川|
衡东县|
商河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