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別的監生的題目,孔門四科之首。 儒學講究個說…講究個文、行、忠、信,孔子弟子中誰是這四科之首,由此來闡述。 這是第一道題,第二道題說的是四個人,最被孔子欣賞的顏回、最有政治才干的子路、軍事才干很厲害的冉求,以及最有錢的子貢,說這四個人為什么被孔子看重。 再看韓佑的題目,就很無語。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作亂之事。 語出《禮記.樂記》,大致意思是人的內心會受到外界事物的誘惑而發生變化,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人就變成了物,泯滅了人性,泯滅了天授予人的善良本質,無窮無盡的去追究個人私欲上的滿足。 韓佑抓著筆瞅了半天,寫上一句話,大白話。 對啊,沒錯啊,咋的了,人活著不就為了在不斷滿足自己的過程中耗費生命嗎。 寫完后,韓佑看向了“第二題”。 樂以刑殺為威,貪于權勢至如此! 看上第一眼,韓佑氣的差點想要掀桌子,這不玩人呢嗎。 這次韓佑不豎中指了,四個大字,我***! 樂以刑殺為威,以及貪于權勢至如此,出自兩個術士之口,時期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焚書坑儒”中的焚書后的第二年。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其實焚書坑儒是兩個單獨的事件,時間跨度也足有一年,不過目的是一樣的。 《史記》有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丞相李斯認為民間《諸子》雜學太多,大致意思就是這樣下去咱大秦老百姓很容易被帶歪,現在已經開始誹謗朝政了,思想不統一怎么行,這是病,得治啊,最好是以后大家說話但凡帶敏感字的全都變成叉叉圈圈之類的,給這群孫子全屏蔽了。 始皇帝認為有道理,下令焚燒除了《秦記》以外的其他國家史記,除了官方博士館里的私藏書籍外,包括《詩經》以及《尚書》都要上交焚毀,私下談論這兩本書的都要處以死刑,如果膽敢以古非今的,直接滅族,私學的,抓著也要殺。 這也就是焚書坑儒之中的“焚書”,到了第二年,兩個修煉功煉丹的術士,一個姓候一個姓盧,倆人私下嘮嗑,說出這兩句話,樂以刑殺為威,貪于權勢至如此。 樂以刑殺為威,意思是說始皇帝也就那兩下子了,喜歡用酷刑和殺戮顯示他很牛b。 貪于權勢至如此,就是埋汰秦始皇那個熊樣的還想長生不老,想永遠當皇帝,我呸。 反正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吧,然后秦始皇就知道這件事了,很生氣,讓御史深入調查,最后發現與之相關的“諸生”高達四百六十多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