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個個人物,如同一根根線條,這些線條如果有交匯,那個“交點”,是能夠找出來的。分處于不同的時間、不全面以至于真假難分的文字記載,都是阻隔,但章老提供的思路,是一條輔助線。 一條輔助線可能不夠,但輔助線本身,也同樣是一種思路。——有一條,就可以有第二條、第三條…… 許廣陵不知該如何向章老表示感謝,而此時他能做的,也只是恭敬而聽。 如果之前的這個,真的只是“開胃菜”,那章老的“正菜”,又會是怎么樣的呢? “拙言,聽說過‘內經’這本書么?”章老先生此時這般問道。 “黃帝內經?”許廣陵道。 章老點頭。 “聽說過,也看過一些關于黃帝內經的綜述性介紹,但這本書,我沒看過。”許廣陵略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以前,在好幾個圖書館里,他都是有看到這本書的,但因為早早就知道它是一本醫學典籍,所以從沒有生出翻它的意思。 章老笑了笑,起身,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然后走了回來,遞給許廣陵,“拙言,喏,你看下第一節,重點是我標出的那一小段。” 許廣陵起身,伸兩手接過,低頭看去,卻發現正是《黃帝內經》,而待翻開章老所說的第一節,就看到了用鉛筆在底下劃線的那一段—— 岐伯曰: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 感謝“小小中醫”的推薦票支持。 話說,看這本書的書友們,有能替許廣陵把那個對聯對出來的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