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實踐報告
實踐報告是進行社會實踐后需要完成的報告,是指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深入實際、深入社會,對完成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個總結報告,其作用在于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參加社會各種活動,增加大學生社會閱歷、職業閱歷,并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接觸社會,了解實際職業需求。
三農問題實踐報告1
自從中共中央對關于“三農”問題的四個一號文件一一在三湘農村落實以來,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三湘大地日新月異,全國上下都驚嘆“三湘巨變”。在20xx年“二會”中,“三農”問題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為了親身體驗一下如今的農村生活,發現和了解如今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竭盡我們的薄力,呼吁人們的關注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出口,20xx年4月18日,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馬列學習研究分會為切實地關注和了解“三湘巨變”和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開展了題為“關注三湘巨變,感受和諧社會”的問卷調查活動。我們——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十六名同學,組成一個調查組,分為三個小組,隨著春風,來到寧鄉*,開始了為期兩天的農村調查訪問。
(1)吃飯靠種地,致富得打工。 我們踏入這塊土地時,農民伯伯正在地里拋著秧。放眼望去,一棵棵嫩綠的禾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觀。只是田地里種的,除了水稻,還是水稻,偶爾能見到一個水塘。經過兩天的走訪,我們了解到這的地并不多,每人的責任田約六分。水稻是一年兩季,一年下來,畝地能收割谷子1000多公斤,化肥和農藥等的開銷100多塊,糧食只能供自家吃。再者,田地里只單調地種水稻,幾乎沒有其它的經濟作物。 村子里的村民,能出去打工的幾乎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有一位家長說:“農忙時,也用不著回來,在外面打工要劃得來得多。再說,田又不多,又是拋秧的,我們倆口子也能忙得過來。”稍年輕一點的中年男子也出去打工了。有個村民剛要出門,碰見了我們,熱情地和我們說開了:“到了家忙的時候就回來忙農活,平時就外出打工,”(那一年能賺多少呢?)“其實也賺不了多少,人家是老板,我們只是打工的。” 吃飯靠種地,致富得打工,這已經成了農村的基本情況。現在農民的專業正一步步由種地向打工傾斜。術業有專攻,農民更擅長的是地里的活兒,為什么不能從土地里去尋求致富的道路呢?
(2)農民沒了地,吃飯成問題。 走在充滿泥土芬芳的田埂上,我們眼前出現一片林子,種植著觀賞樹,令人賞心悅目。再往前走,在一房子前遇見一位退休教師模樣的老爺爺,聽了我們的介紹和問題,老爺爺很憤慨地指著眼前的這片樹林說:“這個呀,是人家租了我們的地,有十幾畝呢,種了這些樹,說是十五年后歸還,也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歸還!就算歸還了,這地還能種谷子嗎!我家也有一畝多地在這兒呢,只剩下一畝多地種水稻。” 在附近我們又碰到另一位老伯,擔到這些樹,他很平淡地說:“這是人家大老板的,一棵買回來要好幾千,能賺好幾萬呢,我們做不來。要是死了幾棵,我們可賠不起啊。” 聽著聽著,我們原本歡喜的心,涼透了。一方面,農民階級的地被這樣占用了,農民怎么吃飯呢,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致富之路,為什么我們的農民朋友不能走呢?
(3)“三個代表”不能只在嘴上提,農民的利益要擺第一。 那位老爺爺領著我們看了砌在田邊的水泥堤,說:“這是記念劉少奇誕辰100周年時修的。
好看是好看,但這樣砌了以后旁邊田野的水就留不住了,肥也隨著水流走了,這田就基本作廢了。” “三個代表”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這不能是一句空話,而如今,農民的基本生活人口保障都受到了侵犯,我們還能說維護了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嗎? 至人類社會以來,土地一直是人們的命根子,生存的命根子。而農民擔任著耕耘土地這一光榮使命。農民應該發揮自己的專長,充分利用土地,從而發展經濟。而國家和政府也應該給予積極指導和全力支持,而不應該損害農民的利益。這兒離長沙市近,具有發展種植觀賞樹的天時與地利。
三農問題實踐報告2
我這次寒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三農”問題的調查,為了這個社會實踐報告,我特地回到老家進行實地調查。主要調查方式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家里我先查了“三農”問題的一些信息,自己了解了“三農”問題是什么,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內容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我一共印了20份,本來想多印一點的,但是當時趕時間,就只印了那么多。然后我還根據找到的三農問題信息制定了一份三農問題的宣傳資料。準備帶回老家進行宣傳使用。
回到老家后,我首先找到最熟悉的人,給他們每人一份問卷,然后還找到兩個姐姐專門為我發問卷的時候拍照,來增加我社會實踐的真實性,這不是在作秀。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來做這件事的,也覺得這是徒勞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價值可言。可是當我站在他們旁邊看著他們做問卷的時候,我卻突然發現,我自己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多么的有意義。因為我發現,在這個不算落后的小鄉村里面的居民,卻居然大多數連三農問題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不少人都不關心三農問題,認為這個問題和他們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認為這種問題應該是政府機關里面的人關心的問題,與平民老百姓無關。問卷里面有道題是問三農問題中的三農指什么,有五個選項,農民,農業,農村,農戶,農田。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農田要算一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農田才是最大的依靠,因為農村土地就是農民朋友的命根子啊。可喜的是,我調查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項就是農業稅被取消了。他們對與這點都是很高興的,因為這減輕了他們很大的負擔。“這個政策好不好?”我問到,“當然好啊,不用交錢了嘛!”雖然說現在的農村條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負擔也還是比較重的,能幫助農民減輕負擔,減一點當然就好一點。“對于國家出臺的相關三農問題政策,你支持嗎?”幾乎所有的人都選的大力支持,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了解那些具體的政策究竟是什么,究竟有沒有落到實處,究竟有沒有給農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只是空中閣樓,但是我覺得,農民朋友們都是相信的,他們相信,國家不是違背農民的,他們相信,國家會對他們好的。里面有個問題有一個填寫著讓我覺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有個人就說他不知道三農政策,所以沒有選項可以選擇啊,因為四個選項,看電視,聽廣播,別人告訴,政府宣傳。我相信這是位唯一說出實話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知道這些政策,都什么都沒說就選,大多數選的政府宣傳,我問政府給你們宣傳什么政策了,他們說什么都沒有,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這么好的政府啊。”有個人感慨。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么讓現在的老百姓不敢說真話了,讓老百姓對政府盲目崇拜,都說要跟著政府走,跟著領導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么可以讓老百姓心甘情愿跟著走的事情啊,都說要讓農民朋友們得到實惠,得到好處,可是,話誰都會說,但是實行了嗎?就算實行了,那也得經過層層審批層層考驗最后實行的時候恐怕都過了不少年了吧。中國現在政策實施得就是如此滯后,政府宣傳的是什么,宣傳政府的又是什么,這些宣傳,給農民帶來的是什么,只是樹立了政府在農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崇高地位,讓大家都怕政府。我在網上查找怎么樣解決三農問題,我發現政府出臺的政策都顯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體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大力發展勞務產業”“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的關系”“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等等。這些政策都說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說,你這么說農民會明白這和他們究竟有什么關系嗎?中國就搞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實際上呢,老百姓卻得不到什么實實在在的好處。也難怪農民朋友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政策,因為知道了也沒有什么用啊。日子也根本就不會因為這幾點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么具體的改變的。其中有一個問題,“農民問題是指什么的問題?”選項有素質,減負,技術指導。大多數都說是減負問題,少數人說是技術指導問題,只有極少數人說是素質問題。當初我設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在想農民朋友們認為自己的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當時在網上查到的是素質的問題,可是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而大多數人卻認為是減負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樣子,我很想知道。是他們對自己的素質十分自信,還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素質問題不算是問題呢?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減負才是真真實實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問題。農民更關心的不是你說的天花亂墜的政策,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行動,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動,哪怕只能帶給農民微小的實惠。“農業問題主要是指什么的問題”產業化,專業化,技術化。很多人都選擇了技術化。我想,在農民的心目中,也許技術的不成熟才是導致農業的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在農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對他們進行技術上的
指導,而我們親愛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么呢?都說要去親民,要去下到農村,與農民們交流想法,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可實際上呢,又真的有幾個領導經常親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極少的吧。其實這個問題查到的答案是產業化的問題,只是農民們根本就沒有什么產業的概念。什么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許多人都在糧食和土地之間徘徊。他們說糧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關系,沒有土地,哪里來的糧食呢?可見農民朋友們真的是把土地當成自己的命啊,雖然很多農民現在都不是主要靠農田來維持生活了,但土地畢竟是他們的財富,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產業。
這次社會實踐調查,雖然時間很短,調查人數也不是很多,但我真的是收獲很多的。有的時候,我真的想做一個官,然后為農民朋友們,為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做點事,讓他們享受一點實實在在的幸福。
三農問題實踐報告3
今年暑假期間(20xx年8月14日—22日),我在家鄉(四川省榮縣留佳)做了一個關于家鄉三農的調查報告,通過調查研究,我對家鄉三農所存在的問題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為更好的把握當前的三農問題,深化自己對這一問題的了解,加強理解中央的這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客觀的依據。
總所周知,在21世紀里,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同樣存在,并將在中華名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中處于極其重要的位置,發揮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保障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功與否取決于農業、農村、農村問題的解決與否,解決“三農”問題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央新的領導集體對“三農”問題。只有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深 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對于這個問題,我走訪了家鄉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進行了交談,真真實實的了解到了,三農問題不僅是國家當前的一大核心問題,而且也對我縣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每一個農民有著密切的聯系。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開資均來自農業上的收入,而我們卻在農業生產上有著極多的缺陷,從而導致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還引發了一系列的共存問題。以下,我就我家鄉的一些實際問題,來談談我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首先,三農問題是三個共存性的問題,它們互相牽連,互相制約;其次,三農問題會引發其它的問題,這就更加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再者,三農問題是一個普遍性的,歷史性的問題,對于解決三農問題,就有著歷史的艱巨性。
三農問題是有著很大的關聯的,它們是并存的。農業得不到發展,就使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總是處于低迷狀態,那么農村也無法得到發展。這樣一來,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會進一步拉大。農村的種植方式,民房,都還處于十分低下的狀態,基礎設施非常缺乏,受天氣的影響極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鄉水稻無法正常收割的情況,令人堪憂。三農問題,就是一個如同惡性循環一樣的并存問題,所以必須要有所改善才能改變農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態 。家鄉的三農問題尤為顯著,家鄉的生產發展都是靠農業農業,所以有的地方栽種花生,有的種西瓜,有的種柑橘,雖然說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性,但是卻是采用的小戶自家種植,,這樣的種植方式是有著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戶種植,沒有采用現代化的科技種植方法,產量就會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戶種植太過隨意,對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會有所限制。這樣,農民的所收獲的產物就沒有得到很好的收入,農民的經濟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農村的道路就依舊還是不通暢。基礎設施差,農產品無法得到及時的運輸,影響了農民的收入,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三農問題就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關于三農問題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 班級:11級B班
姓名: 馮某某 學號:2012012***
實踐單位: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淺口村
實踐時間: 2012年8月10日 至 2012 年8月20日 共 10天
一、實踐目的:
調查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了解三農問題落實情況,并在調查過程中了解社會,接觸社會,使這次實踐活動成為投身社會的良好途徑;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農村的感情,拉近了我與中國國情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更加明確學習的動力與使命!
二、實踐內容:
了解三農問題及農民收入情況,了解實踐地基本情況。對基層經濟建設情況深入了解,關注三農基本問題。通過走訪等形式,發現現存問題與優點,從農民收入來源,農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農民的業余活動,農村的面貌變化等不同方面來展現農村這些年來的巨大變化。同時也要調查農村發展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點。
三、實踐結果:
(1)農村經濟發展狀況
淺口村的村民熱情大方說起這些年來的變化,老鄉們可是有說不完的話,遠了不說,就說五六年前,農民收人還主要來源于糧食作物的兌換。小麥、玉米、等是農民的生活資料,在賣出的同時—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糧。花生、芝麻等經濟作物自然是農民經濟的主要來源。糧食收入以后,該賣的賣,該留的留,農民收人微薄。當時副業養殖也是農民的收入之一,在農村幾乎每家都養兩三頭豬,此外還有牛、羊、雞等家禽,這些增加了農民收人,在種植上除去種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術不斷更新,在養殖上,品種培育,疾病預防等方面不斷創新。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不斷完善,農民的收入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蔬菜大棚成為“時尚”,技術指導·商品運輸業都逐步解決,易于管理,操作簡單,收成好,具有豐厚利潤。部分村民(男性居多)選擇外出打工,近年來村里的留守婦女不僅務農,還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編制汽車墊·織假發等手工制作。更有村民經商致富。
關于三農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我這次寒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三農”問題的調查,為了這個社會實踐報告,我特地回到老家進行實地調查。主要調查方式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家里我先查了“三農”問題的一些信息,自己了解了“三農”問題是什么,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內容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我一共印了20份,本來想多印一點的,但是當時趕時間,就只印了那么多。然后我還根據找到的三農問題信息制定了一份三農問題的宣傳資料。準備帶回老家進行宣傳使用。
回到老家后,我首先找到最熟悉的人,給他們每人一份問卷,然后還找到兩個姐姐專門為我發問卷的時候拍照,來增加我社會實踐的真實性,這不是在作秀。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來做這件事的,也覺得這是徒勞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價值可言。可是當我站在他們旁邊看著他們做問卷的時候,我卻突然發現,我自己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多么的有意義。因為我發現,在這個不算落后的小鄉村里面的居民,卻居然大多數連三農問題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不少人都不關心三農問題,認為這個問題和他們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認為這種問題應該是政府機關里面的人關心的問題,與平民老百姓無關。問卷里面有道題是問三農問題中的三農指什么,有五個選項,農民,農業,農村,農戶,農田。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農田要算一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農田才是最大的依靠,因為農村土地就是農民朋友的命根子啊。可喜的是,我調查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項就是農業稅被取消了。他們對與這點都是很高興的,因為這減輕了他們很大的負擔。“這個政策好不好?”我問到,“當然好啊,不用交錢了嘛!”雖然說現在的農村條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負擔也還是比較重的,能幫助農民減輕負擔,減一點當然就好一點。“對于國家出臺的相關三農問題政策,你支持嗎?”幾乎所有的人都選的大力支持,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了解那些具體的政策究竟是什么,究竟有沒有落到實處,究竟有沒有給農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只是空中閣樓,但是我覺得,農民朋友們都是相信國家政策的,他們相信,國家不是違背農民的,他們相信,國家會對他們好的。里面有個問題有一個填寫著讓我覺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有個人就說他不知道三農政策,所以沒有選項可以選擇啊,因為四個選項,看電視,聽廣播,別人告訴,政府宣傳。我相信這是位唯一說出實話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知道這些政策,都什么都沒說就選,大多數選的政府宣傳,我問政府給你們宣傳什么政策了,他們說什么都沒有,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這么好的政府啊。”有個人感慨。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么讓現在的老百姓不敢說真話了,讓老百姓對政府盲目崇拜,都說要跟著政府走,跟著領導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么可以讓老百姓心甘情愿跟著走的事情啊,都說要讓農民朋友們得到實惠,得到好處,可是,話誰都會說,但是實行了嗎?就算實行了,那也得經過層層審批層層考驗最后實行的時候恐怕都過了不少年了吧。中國現在政策實施得就是如此滯后,政府宣傳的是什么,宣傳政府的又是什么,這些宣傳,給農民帶來的是什么,只是樹立了政府在農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崇高地位,讓大家都怕政府。我在網上查找怎么樣解決三農問題,我發現政府出臺的政策都顯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體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大力發展勞務產業”“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的關系”“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等等。這些政策都說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說,你這么說農民會明白這和他們究竟有什么關系嗎?中國就搞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實際上呢,老百姓卻得不到什么實實在在的好處。也難怪農民朋友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政策,因為知道了也沒有什么用啊。日子也根本就不會因為這幾點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么具體的改變的。其中有一個問題,“農民問題是指什么的問題?”選項有素質,減負,技術指導。大多數都說是減負問題,少數人說是技術指導問題,只有極少數人說是素質問題。當初我設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在想農民朋友們認為自己的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當時在網上查到的是素質的問題,可是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而大多數人卻認為是減負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樣子,我很想知道。是他們對自己的素質十分自信,還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素質問題不算是問題呢?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減負才是真真實實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問題。農民更關心的不是你說的天花亂墜的政策,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行動,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動,哪怕只能帶給農民微小的實惠。“農業問題主要是指什么的問題”產業化,專業化,技術化。很多人都選擇了技術化。我想,在農民的心目中,也許技術的不成熟才是導致農業的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在農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對他們進行技術上的指導,而我們親愛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么呢?都說要去親民,要去下到農村,與農民們交流想法,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可實際上呢,又真的有幾個領導經常親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極少的吧。其實這個問題查到的答案是產業化的問題,只是農民們根本就沒有什么產業的概念。什么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許多人都在糧食和土地之間徘徊。他們說糧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關系,沒有土地,哪里來的糧食呢?可見農民朋友們真的是把土地當成自己的命啊,雖然很多農民現在都不是主要靠農田來維持生活了,但土地畢竟是他們的財富,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產業。
實踐報告--有關三農問題
實習報告--有關三農問題
目的:體察民情,了解國情,增長才干 形式:深入農村,與村民攀談,搞調查 時間:2001年7月22日--7月27日 地點:山東省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 組織者:山東省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團總支 參與者:山東省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99級、00級部分同學 一 調查數據 概況: 周家村共有230戶約800口人,住房占地約200畝,耕地1550畝。本村固定資產120萬,去年總產值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為3800元。 (一) 經濟收入狀況 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為主,輔以副業如養雞,養老鼠。經濟作物收入占經濟總收入80%。經濟作物包括蘋果、蔬菜、黃煙、花生、柿子和制種。自199年以來有果園200畝、蔬菜100畝、黃煙500畝,現在黃煙已發展到800畝。1990年進行村莊規劃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種上了5000棵柿子樹,現在每棵樹能收入兩百元以上,近年又種上了1000棵柿子樹,估計明年能大量掛果。制種業是新興產業,包括西瓜、西葫蘆、西紅柿、辣椒四個品種,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每畝毛收入一萬元左右。 (二) 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里只有三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8歲,但有50%的孩子九歲才開始上學。 (三) 生活狀況 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 二 下鄉感悟 (一)我看農村教育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后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后的根源不在于觀念的落后而在于經濟的落后. 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么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于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于教育的開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后,但也正因為落后,他們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說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說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著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么,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于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
關于三農問題實踐報告
認識并不是靠大腦憑空想象出來的,真正的認識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并深入實際的,沒有通過實踐檢驗或者是不符合實際的認識是錯誤的認識。換句話來說,只有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并且通過了實踐檢驗的符合實際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才是理性的,才是科學的認識。
在此次暑假期間,我對xx村進行了一番實地調查。通過這次深入的調查,我對該村的實際情況有了進一步的、理性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發現了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該村的經濟主導產業是農業,除此之外并沒有形成其他產業更不用說發展其他產業,因此村民的收入大部分來源于農業收入,并且是“靠天收”的現象。如果年成較好的話那么村民的收入自然就多一點,一旦遇到年成不行的時候,村民的收入就沒有了保障,生活水平就也沒保障。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了“走出去”。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加,留在當地的勞動力也就隨之減少,勞動力的減少繼而引起許多農田旱地的荒蕪。近幾年來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設施建設所壓占。土地被壓占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商機”,村民對當地土地升值的期望越來越高,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賠償費用,村民大多選擇在土地上建房,在一時之間形成了一股“種房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一夜之間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建起了一個村。大量的拋荒導致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的浪費,大量的城市建設壓占和私房建設就又引起土地資源的大量減少,這一浪費加之這一減少該村的土地就所剩無幾了。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于三農問題范文格式
大學生關于三農問題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1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三農”問題也備受關注。從中央到地方,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大。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關于“三農”問題的闡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三農”問題也做了進一步的部署和安排,會議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和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方向?
我們主要立足當地實情,深入了解當地情況,親身體驗當地生活,聯系當地村委,走訪農戶,搜索龍回鎮三益村的相關資料,考察該村在新農村建設所出現的問題,對搜索的資料匯總分析,為當地鎮府家及相關部門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提出新農村的新思路,新方法。
此次調查采用了問卷的形式,共設置了10道題,其中有8道選擇題,2道簡答。問卷共發出100份,回收了89份,回收率為89%,而有效問卷有77份。就問卷中的四道選擇題進行了統計分析,選取的四道選擇題為:
1.你對“三農”問題是否關注? a.是b.否
2.“三農”指的是哪幾個方面? a.農業b.農田c.農村d.農民
3.你對“三農”政策知識的獲得來源于: a.電視b.廣播c.報紙d.聽說
4.你認為“三農”政策的制定對農民來說: a.有幫助b.沒有幫助c.不知道
對以上四道選擇題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第2題是有固定答案的,而其他3道題是反映個人意見的,沒有固定答案。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有26份選擇了正確答案,正確率為33.77%;而對于第1題有54份問卷選的是b答案,這就意味著有70.13%的農民對黨中央制定的政策還并不是十分關注;對于第3題有49份選的是d答案,就是說63.64%的農民是聽說的,而不是他們自己積極主動去關注去搜集有關的政策信息。對于第4題,有42份選的是不知道,比重為54.55%,更加體現了農民對政策意識的淡化。盡管這只是部分地區的個別反映,但卻是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的真實寫照。是我國農業落后,農民增收困難的真實反映,有此我們可以推及全國的農業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