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教育的意義和目的
本文是安德魯.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取其精華,整理而成,原名為The Zen Of Education,譯為大學教育之禪。
他說:大學的聲望和錄取率對學生今后的收入產生一定獨立的影響,但收入差距大多出現在大學內部,也就是說,出現在某一所大學畢業生內部。這中內在的差距取決于才能,資源,成績和專業等個人因素,其中個人努力程度至關重要。真正驅動成功,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是職業。
他說:與說大學教育交給你的是具體專業的學科知識,不如說是使你受益終生的一般技能——無論用于讀研究生、工作還是娛樂。
他說:批判性的閱讀能力——使你對工作中復雜的行動方案進行清晰的闡述;必要的寫作能力——使你清楚地向同僚闡明自己的觀點;獨立思考能力——使你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終生學習的能力——使你輕松因對工作和娛樂中的不斷變化。
對于上述說法,他不確定這到底是歸功于大學教育還是個人成熟和成長的必然表現。畢竟能夠考上大學的人的個人條件都是比較優秀的。
他說:“教育的目的”這個短語非常陳腐,教育本沒有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教育的“教化”之處,就是養成一種好習慣,以探求新的含義,尋找新的聯系,將體驗復雜化,廣泛化使其更豐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無法被預測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沒有任何目的。
我所說的教育沒有目的,是指我們不應該希冀現在接受教育會在日后得到回報,無論這種回報是進一步深造還是其他的什麼。同時,我們接受教育也不應該是為了利用教育得到其本身之外的東西。
他說:大學期間獲得的技能對職業生涯的發展并非至關重要,事實上,大學畢業后五年我們就會把我們的所學知識忘光。
他說:如果是為了實用,你沒有必要到大學來接受教育,學習學校所設置的課程,選擇某專業并為之沉迷,你在別處學不到的,你在這里照樣學不到。所以,忘掉你們曾經信奉的大學教育實用性的說法把,接受教育的原因其實就是,接受教育比不接受教育好。
他說:接受教育就是要培養一種習慣,去挖掘我們所研究的各種事件或現象中多重的全新的意義。
他說:教育本身不是這些示例,方法,體系。它是一種本能的習性,即探求新的意義,質疑舊的觀念,反復玩味并不斷挑戰我們賦予事件文本和現象的含義,不斷開拓創新。
他說:教育是一個最具價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關懷的平臺,有助于個人成就自我。你們可以憑借這里無與倫比的資源系統,來找尋開悟之光,以照亮你們內心教育的光芒。
他說:與沒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相比,受過教育的人人生閱歷會更豐富,當然,這并不是說沒接受教育的人人生就有缺失。
他說:教育并不是教授具體內容,甚至也不是傳授技能,教育是一種思維習慣或可稱其為思想狀態。他并不是你的附屬品,而是與你渾然一體的。
【大學教育的意義和目的】相關文章:
開放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06-03
遠程教育課程開設的目的和意義06-03
企業培訓的目的及意義04-14
戶外拓展訓練實踐的目的及意義05-17
拓展訓練的起源及訓練意義達到的目的05-17
企業內訓價值和目的06-03
最新企業能源審計的目的和作用10-12
植樹節的由來和意義03-07
企業戰略管理的原則和意義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