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中醫養生的幾種簡易方法
春季,嫩芽初苞,萬物復蘇,白天漸長,太陽熙暖,萬物推陳出新。農諺說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一年之計在于春”。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春季中醫養生方法,歡迎閱讀。
1、舒筋護肝健腿養生法肝主筋,舒筋活絡是保護肝臟的重要方法。步驟如下:
干洗腿:兩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和肌肉萎縮等。“揉腿肚:以兩手掌夾緊一側小腿肚(膝腸肌),旋轉揉動,可加強肌力,預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縮。
2、春季臥姿調整養肝法
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時頭宜朝東方,以順應自然發生之氣。每天臨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為仰臥,頭東足西,舌抵上順,閉口閉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漸增多,待津液滿口時,緩慢咽下。本法對春季津液不足導致的口干舌燥、皮膚干燥等均有作用。
3、春季小便通利養肝法
蘇東坡(養生雜記)說:“要長生,小便清;要長活,小便潔。”小便清利潔凈,表明人體水液代謝和肝功能正常。而保持小便清潔、通利的方法有:少食。食少化速,則清濁易分。小便時不宜過度屏氣用力,因為這樣容易造成大腦一時性供血不足而致突然暈倒。飽時氣血充足,男性可以保持站立解小便;饑餓時宜蹲式排尿,有利于肝臟的養護。
4、春季簡方養生保健法
細辛散。細辛3克、炙甘草1.5克、川芍3克,水煎熱呷,每日1次。適用于春季困倦明顯者。菊花散、菊花、前胡、旋復花、白芍、玄參、防風各30克,共為末,臨睡前用米湯調3克一6克送下。適用于春季頭痛、面腫及眼睛澀癢等癥。延年散、陳皮120克、甘草60克共研細末,每次5克,每日1次。春季服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春天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因此應注意養生保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我國古代醫學家根據自然界四季變化對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影響而提出的養生健康原則。
5、甩手治失眠
每天練5分鐘甩手功,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癥狀。
具體方法: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腭。緩緩上抬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1次5—10分鐘,1日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
6、抖身治慢性病
抖一抖軀體,在氣功中叫做“斗翎”,即仿效倦鳥棲枝,振羽翼、渾身顫動,用以去疾解乏。堅持“斗翎”練習,可改善血液循環,使心腦獲得充足的血氧,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
具體方法:挺胸直立,兩足分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雙腿微屈,軀體有節奏地左右顫抖,顫抖時盡量使臀部擺動,以牽動上身及兩臂顫抖。全身放松,其速度由緩慢而逐漸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覺胸肌振動為度,不宜用力過猛,以舒服為佳。時間3 ̄5分鐘,亦可適當延長。
7、揉腹治消化不良
對于消化不好的人來說,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闕穴”
揉腹,也就是肚臍,可很好地幫助消化。
具體方法:平躺,全身放松,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男性宜順時針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時針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女性則是先逆時針后順時針。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一般按摩后好好睡一覺,白天會感覺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潰瘍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8、每天下蹲可強腎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腎強則抵抗力強,下蹲動作可有效按摩命門,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具體方法:先松松腰,輕輕旋轉一下腰部,然后做下蹲動作,同時挺直腰板。下蹲時將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門處為腎之所在。
站起時意念則集中于頭頂的百會穴處,感覺自己的頭上有一根線提拉著,這樣能保證身體挺拔。下蹲站起為1次,根據時間共做9或9的倍數次,每天也就花幾分鐘,最好早晨做這套補腎操,如果忘記了,中午前一定得補上。
【春季中醫養生的幾種簡易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