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幾點困惑教育論文
任教高中政治課三年來,課堂教學中遇到一些矛盾問題,我在不斷思索并努力尋求適合自身的教學方式,至此談談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真正的素質教育離我們多遠?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新課程的實施為素質教育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給教師提供了自由的空間。但在教學實踐中,新課程理念和舊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授課形式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我們教師在學習新理念、改變舊觀念的同時,正在研究、尋找既適合新理念和符合學生實際,又能體現自己教學風格的新型教學形式,使目前的政治教學呈現出了新氣象。但是這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還存在諸多缺陷。
困惑一:課改條件下關于政治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如何定位?
由于新課改被推廣得轟轟烈烈,教師缺乏相對應的現實技能,加之社會壓力、學校高考壓力過大,使大部分教師在新課改條件中無法融合。教師陷入兩難選擇,處于邊緣狀態(tài)。
由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傳承作用,教學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學生只是作為知識的“容器”、“倉庫”,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可言,也就談不上主體地位的突出,素質教育也只是作為一種形式存在。而新課程強調轉變教師的角色,突出學生的這一主體,這是正確的。但有些教師似乎沒有在新課程中找到準確的角色定位,他們由過去的:“一切都管”變?yōu)椤耙磺胁还堋保n堂上教師不講授,只念答案而不分析,或是純粹為講授而“講授”,任由學生的喜好,還美其名曰“敢于放手”,“獨立思考”。教師的作用被淡化,漸漸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的正確定位。而作為教育工作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仍然是教師應盡的責任。
因此,我們不應以“否定一切”的態(tài)度來看待教師角色的轉變,而應該多一點辯證觀點。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呈現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組者;不僅是對話的提問者,而且是疑問的激發(fā)者;不僅是學習的輔導者,而且是學習的促進者;不僅是課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課堂的合作者;不僅是學業(yè)的評價者,而且是成長的記錄者。
困惑二: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要在一節(jié)課有限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高中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而學生的注意力也只是二十多分鐘。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是需要不斷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
這個過程要充分展示出來是需要時間的,這個時間如何調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會影響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和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煉重難點,要求學生把握基本知識,參與探究活動,并且能讓學生盡情發(fā)揮。比如:我在講授《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一課時,講到某村由于不重視精神文明所引發(fā)的后果,結合本市存在的一些現狀。我設置一個問題:假如大家是我們本市的市長,如何重振我市成為一個全國聞名的“文明市”?這時候學生熱情高漲,都紛紛說明自己的主張,有學生說:“如果我是市長,我會發(fā)展本市的教育事業(yè),把人才留住……”有學生說:“如果我是市長,我會發(fā)展本市的特色產業(yè),比如:雪梨、蘋果等,讓這些產品打上中國烙印,推向世界,成為世界品牌。”有同學說:“吸引外資”、“舉辦三月三,提高知名度”、“治安問題是制約我市發(fā)展的關鍵”……學生的興致很高,回答也很精彩,迎來陣陣掌聲,我也沉浸在學生的描述中,但是還要考慮到一節(jié)課的內容,所以只能對學生問題給打斷了,對一部分學生而言只能是留下了遺憾。因此,課堂不是滿堂講,而是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并在有效的'時間里教師要協助學生把握重難點問題、考點問題,合理規(guī)劃一節(jié)課的時間,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種考驗。
困惑三:學生自由、合作、探究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與整體全面發(fā)展如何協調?
個體化學習是新課程所提倡的,這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既指個性化學習帶來的差異,也包括學生中接受能力快與接受能力慢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學生中發(fā)展快慢之間的差異。像對《文化生活》中的有些道德兩難問題我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上的探究問題后,讓學生分小組相互合作、探究、說說他們曾經經歷過哪些事情?學生面臨兩難問題應如何處置?結果反應快的學生積極研究、探討,說出自己是如何做的。而反應慢的學生呆坐一邊默不做聲,這種差異會帶來整體發(fā)展的不協調,使課堂陷入尷尬的局面。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設置問題時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主體的差異性,相應做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調整。高中生這段時期的自尊心強,同時也不愿服輸,抓住學生這種心理特征,我在課堂教學中舉行“小組比賽”活動,如在《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這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探究:在進行村民委員會選舉時,你認為影響投票結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要求各組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黑板上寫出他們的答案,這時候學生完全拋棄個人的沉默,一個接一個往黑板上跑,寫出他們的想法。平時不積極回答的同學為了小組利益想不上去也很難,連平時反應慢的同學也會絞盡腦汁為其他同學出謀劃策。活動結束后,教師要針對性地評分了,要適當地給他們鼓勵但又不能給各個小組一碗水端平,要有意地讓他們留些“遺憾”才能夠再次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就得留足余地了。在活動過程中,不同個體之間的協助,形成“以優(yōu)帶差”的氛圍,相互幫助,帶動整體的全面發(fā)展。
除此之外,在新課程的政治教學中還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如:在新理念下如何體現思想政治這一學科的特點,政治課堂的實踐活動如何開展才有效等,要改變這些狀況,達到思想教育和知識傳授的“雙豐收”,就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端正教學思想,這都需要在我們教。
【淺談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幾點困惑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