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游戏软件,类似车行168的软件,单机游戏内购破解平台,今日打牌财神方位查询老黄历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時間:2022-09-23 09:56:24 開題報告 我要投稿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精選6篇)

  轉眼間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畢業前大家都要寫畢業設計,而我們做畢業設計前要先寫開題報告,那么問題來了,開題報告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精選6篇)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篇1

  1、立題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及擬解決的關鍵性

  2、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群的cayley圖hamilton圈及路徑的性問題,主要是對特殊和常用的群了歸納與總結。

  3、立題意義:

  1、將高度抽象的群具體化,變成對應于群的結構的可見模型。

  2、本文在兩個現代重要學科"群論"與"圖論"之間建立了聯系。

  3、本文還讓我們對群的一些"老朋友"——循環群,兩面體群,群的直積,生成元及其運算關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復習。

  4、更重要的是,研究該問題會讓你覺得趣味橫生。

  4、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將一些特殊的群的圖形表示及其hamilton圈及路徑的存在性問題進行了歸納與總結,試著從圖形中證明我們已熟悉的定理并推出一些結果。對hamilton群中hamilton路徑及cayley({(a,0),(b,0),(e,1)}:q4+zm) 中hamilton圈的存在性,對圖cayley({(a,0),(b,0),(e,1)}: q8+zm) 中hamilton圈的存在性進行了證明。總結一下有兩個生成元組成的無向cayley圖及其相關性質,特別的對s6的cayley圖及其hamilton圈的存在性進行了討論。

  5、立論根據及研究創新之處:

  在本文中引進了群的cayley圖的概念并對一些常用的群進行研究及歸納。研究群的cayley圖會使我們對抽象的群有形象化的認識,觀察一些特殊群cayley圖的優良性質。研究該題不僅可以對循環群,兩面體群,群的直積,生成元及其運算關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復習,而且覺得十分有趣。

  研究創新之處就是將特殊群的一些cayley圖表示出來,并且通過圖來觀測群與群之間的關系(比如群的直積),對一些特殊群的hamilton圈及路徑的存在性進行證明與推廣。比如hamilton群,q4+zm,q8+zm,s6的cayley圖及其hamilton圈的存在性。

  6、考文獻目錄

  1蔣長浩,圖論與網絡流,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xx.7

  2 i.grossman w.magnus,groups and their graphs

  3 igor pak and rados radoicic,hamilton paths in cayley graphs

  7、究工作總體安排及具體進度

  2月初——2月底將林老師給與我的材料進行研究

  3月初——3月中旬查閱相關資料

  3月下旬定下論文方向,并開始定稿。

  4月初定好初稿,在林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和糾正。

  5月上旬論文完成。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篇2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及意義: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及應用逐漸成為理論界、學術界研究的熱點,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研究課題將層出不窮。近年來國內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外國有許多刊物及著作,包括學術期刊、年簽、手冊、大事記、大全、全書、報告、指南、歷史回顧、辭典等一批文獻資料和網站,還有專題會議、學術年會、學科建設會議等多種學術交流。

  國外的湯姆·鄧肯的“關系利益人”理論、特倫希?希姆普的“營銷-傳播等同”理論、凱勒的“品牌化”理論等等,對本論文都有著重要的理論借鑒作用。我國李世丁的《整合致勝,打造強勢品牌的銳利武器》、周運景,黃桂紅的《營銷傳播法眼,顧客關系管理》、向華的《整合營銷傳播:科龍的實踐》等著作;以及國外特倫斯·a.辛普的《整合營銷傳播,廣告促銷與拓展》、舒爾茨的《全球整合營銷傳播》、喬治·貝爾奇的《廣告與促銷整合營銷傳播視角》等著作,則為本論文提供了實證分析的參考資料。

  本文對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企業的實際應用機制進行研究,目的是讓人們更好地認識整合營銷傳播的優勢所在,從而能夠更好地利用整合營銷傳播理論來指導實踐工作,更好地協調企業內外營銷機制,推動企業良性發展,形成理論應用和完善機制的良性互動,按照和諧的發展觀促進企業營銷機制及規模的協調發展。

  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論文首先建立整合營銷傳播的理論框架,對整合營銷傳播應用機制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其次對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青島圣元乳業有限公司的應用機制進行實證分析;最后根據驗證結論提出本人對于如何在公司更好的利用整合營銷傳播及完善相關機制,促進企業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協調發展的建議。

  本論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建立整合營銷傳播的理論框架,將理論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旨在為推動公司規模發展、擴大品牌影響力提供實踐性建議,本意上是為青島圣元乳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提供參考價值,更好地推動青島圣元乳業發展。

  畢業設計(論文)研究方法、步驟及措施:

  研究方法:本論文采取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公司的實際應用問題進行探索。理論方面從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廣告及促銷、品牌效應出發,建立了整合營銷傳播應用機制,綜合分析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研究成果,輔以在實證上青島圣元乳業營銷傳播的理論驗證。既運用管理學、經濟學和市場營銷學的理論進行分析,也使用了豐富詳實的資料給予說明,并結合數據分析來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步驟及措施:

  1、針對客戶關系管理方向進行相關的資料文獻積累,收集汽車美容相關資料和數據,深入分析總結,以期探索客戶關系管理理論應用的一般性規律;

  2、結合本人在本科階段的學科知識,從前人的研究成果出發,借鑒他人的研究方法,在對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進行深化和系統化的基礎上,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的理論框架;

  3、整理關于汽車美容的相關資料,從實證上對客戶關系管理在汽車美容行業的應用機制理論進行驗證;

  4、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驗證,提出推動汽車美容行業發展的措施。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篇3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當今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加強,公眾參與行政立法已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近年來,我國行政立法中的公眾參與有了較大發展,聽證會、討論會、行政立法草案公共評論等形式的公眾參與成為行政立法和公共決策民主化的重要標志。然而,該制度實施以來,在實踐中暴露出諸多缺陷:公眾參與能力和技術不足,激勵機制缺失,行政機關組織公眾參與的約束機制有待規范,公眾參與信息反饋和保障機制亟需健全等。因此,行政立法的公眾參與機制完善成為法學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對行政立法中的公眾參與制度相關內容的探討,深入分析該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建議,希冀有助于進一步推動該制度的理論研究,為該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參考借鑒;公眾積極參與立法活動,能夠進一步增強行政立法的科學性、可操作性,提高立法質量,推動依法治國的進程,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行政立法中的公眾參與,一直是近些年我國法學界研究的`熱點,學者們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首先,公眾參與的概念方面,歸納起來有三種主要觀點:一是我國學者俞可平支持的廣義說,即公眾參與就是公民試圖影響公共政策和民主生活的一切活動;二是以蔡定劍為代表提出的互動說,即公眾參與是決策者與收到決策影響的利益相關人雙向溝通和協商對話的過程;三是狹義說,即公眾參與是指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在行使國家行政權,廣泛吸收私人參與行政決策、行政計劃、行政立法、行政決定、行政執行的過程,學者楊建順對此觀點予以支持。

  其次,公眾參與行政立法的價值方面,學者們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實現公民權利的意義,李海青等學者認為公眾參與行政過程是實現公民參政權、監督權、自由表達權等權利的基本途徑;

  (2)制約公共權力的作用,俞可平等學者認為廣泛的民主參與是防止政府腐敗、制約公共權力的有效手段;

  (3)提升決策科學性、合法性的意義,王錫鋅等學者認為公眾參與有利于廣泛調動多元化社會的智識與信息,克服政府和精英立法弊端,從而實現決策的科學性和包容性。

  最后,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現狀及問題方面,學者們肯定中國公眾參與逐步走向有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從參與素質看,蔡定劍在《走向憲政》一書中認為,公眾有較強的參與意識,但其本身參與技術和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參與范圍;

  (2)從參與效果看,黃鳳蘭認為參與和決策脫節,缺少信息反饋,進而削弱公眾參與的動力;

  (3)作為公眾參與新類型之一的網絡參與,學者林華認為關于這種參與法規規范體系不完善,政府應對網絡信息危機的能力不足,導致網絡政治空間可能會成為虛擬暴力和群體的事件的導火索。

  三、主要內容和預期目標:

  主要內容:

  一、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基本理論

  (一)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理論基礎

  (三)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重要價值

  二、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現狀

  (二)行政立法公眾參與存在的問題

  (三)行政立法公眾參與存在問題的原因

  三、完善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建議

  (一)建立激勵機制,擴大公眾參與行政立法的范圍

  (二)完善行政立法公眾參與的程序

  (三)建立健全信息保障反饋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預期目標:通過該課題的探討,加深公眾參與理論的研究,健全行政立法制度。

  四、擬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比較分析法、實證分析法、價值分析法、邏輯分析法

  主要措施:通過上網和進圖書館搜集與課題相關材料,查閱相關書籍、報刊,對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在指導老師的耐心指導下,結合自己所學的法學知識,完成論文的寫作

  五、主要參考文獻:

  [1]蔡定劍.公眾參與:風險社會的制度建設[M].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

  [2]王錫鋅.行政過程中公眾參與的制度實踐[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xx

  [3]楊建順.行政過程中的民主參與和利益表達[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xx,(5)

  [4]李海青.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公民參與[J].行政與法,20xx,(4)

  [5]黃鳳蘭.公民行政參與的法律應對及完善[J].行政法學研究,20xx,(4)

  [6]邵東華.論行政立法程序中公眾參與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5)

  [7]代水平.行政立法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篇4

  課題:石油常減壓蒸餾工藝設計

  【課題的內容與要求】

  對常減壓塔蒸餾工藝進行設計

  要求充分理解常減壓蒸餾的設備以及工藝流程

  【前言】

  石油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命脈。國家對石油開采開發的能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強弱。而在石油、化工生產中,塔設備又是非常重要的設備之一,塔設備的性能,對于整個化工和煉油裝置的產品質量及其生產能力和消耗額等均有較大影響。據相光關資料報道,塔設備的投資和金屬用量,在整個工藝裝置中均占較大比例,因此塔設備的設計和研究,始終受到很大的重視。在煉油過程中,塔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單元操作中。塔的操作性能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裝置的生產以及產品的質量。而常減壓蒸餾裝置是整個操作系統的核心。所以常減壓蒸餾工藝設計十分重要。

  【方案的比較與評價】

  無其余方案

  【預期的效果及指標】

  改良常減壓蒸餾工藝流程,一定程度上提升產品質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進度安排】

  XX年10月5日-XX年10月28日選題、調研、收集資料

  XX年11月1日-XX年11月20日論證、開題

  XX年1月13日-XX年3月10日設計(寫作初稿)

  XX年3月14日-XX年3月25日修改、定稿、打印

  【參考文獻】

  1]林xx.石油煉制工程.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XX年3月.

  [2]邢xx.國內外煉油裝置技術現狀與進展.石油工業出版社,XX年10月

  [3]戴xx.石油煉廠設備.中國石化出版社,XX年5月

  【指導教師意見】(有針對性地說明選題意義及工作安排是否恰當等)

  □同意提交開題論證□修改后提交□不同意提交(請說明理由)

  指導教師簽章:年月日

  【系部意見】

  □同意指導教師意見□不同意指導教師意見(請說明理由)□其它(請說明)

  系(部)主任簽章: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篇5

  題 目: 北京某高層建筑

  一、文獻綜述

  本課題題目為北京某高層建筑采暖設計。本次畢業設計的任務要求是完成建筑物熱負荷設計;分析并確定采暖設計方案和散熱器的選型;完成管路系統的設計計算等;不低于規定要求的工程圖紙設計任務;撰寫畢業論文。要求各項設計計算正確,論文條例清晰,圖紙符合國家要求,按時完成各項設計任務。

  我國供暖歷史悠久,很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使用一家一戶燒煤取暖的方法過冬,發明了熱炕、熱墻、熱地等多種取暖,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進入近代以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供暖事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已經能夠自行設計研制各種類型的成套設施,設計制造多種鑄鐵、鋼材和鋁合金的散熱設備。供暖方式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能源結構已經從單一的以燃煤作為供暖熱源發展為以電力、燃油、燃氣等多種方式。同時,水、空氣、土壤和太陽能等多種新能源也在積極的開發之中。熱源形式上,在燃煤的條件下,采暖熱源的大型化集中是技術進步的發展方向,而在其他能源的條件下,大型化熱源的優勢消失,除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外,小型集中和分戶供暖,顯示出多方面的優越性。傳統的散熱器對流采暖方式仍是主流,但由于多種原因,正在向輻射采暖方式或完全的空氣對流(熱風)采暖方式發展。

  但目前,能源緊張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并被認為是當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我國能源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且能源浪費十分嚴重,所以此次設計應該盡量的節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因地制宜地確定綜合利用能源的供熱方案,同時結合我國的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初級階段資金短缺等實際困難,在確定設計方案時也要力求節儉,減少工程造價。

  本文的設計是對一棟26層的居民樓進行供暖的計算設計。首先通過系統熱負荷的計算,然后根據熱負荷選用合理的散熱器或地暖盤管,計算每間房子所需的散熱器片數或盤管面積。根據系統管路圖進行水力計算。合理選擇制熱設備和循環水泵。

  設計首先通過熱力計算得出系統的總熱負荷。根據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使用高質量、美觀的散熱器。在比較之后選用了高密散熱器廠的散熱器。系統采用雙管同程系統,根據最大熱負荷計算出每間房屋所需的散熱片的數量。通過對整個系統的水力計算,說明了系統的可行性。根據水利損失在進行了水泵的選擇。

  根據設計題目收集有關參考資料,如設計院的圖紙、手冊、設計和施工規范、設備和附件樣本、有關參考書等。參觀其他居民建筑的采暖系統。設計主要根據本地設計原始資料,依照國家規范及相關手冊,參考有關文獻逐步進行此項居民樓的采暖設計。設計應充分考慮周邊環境,符合國家環保規范,在保證舒適性的情況下,運用合理的方案及配套設施達到設計的目的。

  本設計的主要方法是依據設計計劃,結合所學知識,查閱相關資料和規范,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當今規范要求,更安全、節能、可靠、經久耐用、滿足建筑功能的采暖系統。具體設計的內容包括:

  1.冬季熱負荷計算;

  2.采暖系統設計和方案認證

  3.散熱設備選型

  4.制熱設備及附件設計與選擇

  5.繪制圖紙若干張

  本課題是在校期間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學習和實踐經歷,對于鞏固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綜合運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通過畢業設計得到系統的、完整的訓練,把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融為一體,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而且,使學生能夠較早的適應將來工作,滿足用人單位對專業知識的要求。

  二、設計方案的選擇、確定

  此次畢業設計的參數為:

  1.設計地點:北京(北緯39.48,東經116.28)

  2.土建資料:本建筑為26層居民樓住宅建筑,地上26層,地下2層,主要用途為居民居住。其中首層層高為3米,2~25層層高為2.9米,26層層高為2.79米。

  3.冬季參數:室外采暖計算溫度:-7.5度

  室外空調計算溫度:-9.8度

  大氣壓力:1025.7千帕

  最多風向平均風速:4.5 m/秒

  4.傳熱系數:屋面:k=0.45 W/㎡℃ 外墻:k=0.47 W/㎡℃

  窗: k=2.5 W/㎡℃ 地下室頂板:k=0.5W/㎡℃

  供暖系統設計熱負荷是供暖設計中最基本的數據。它直接影響供暖系統方案的選擇、供暖管道管徑和散熱器等設備的確定、關系到供暖系統的使用和經濟效果。

  供暖系統的散熱設備是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散熱設備向房間傳熱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三種狀況:

  1、供暖系統的熱媒,通過散熱設備的壁面,主要以對流傳熱方式向房間傳熱。這種散熱設備通稱為散熱器。

  2、供暖系統的熱媒,通過散熱設備的壁面,主要以輻射方式向房間傳熱。散熱設備可采用在建筑物的頂棚、墻面或地板內埋設管道或風道的方式,此時,建筑物部分圍護結構與散熱設備合二為一;也可采用在建筑物內懸掛金屬輻射板的方式。以輻射傳熱為主的供暖系統,稱為輻射供暖系統。

  3、通過散熱設備向房間輸送比室內溫度高的空氣,直接向房間供熱。利用熱空氣向房間供熱的系統,稱為熱風供暖系統。熱風供暖系統既可以采用集中送風的方式,也可以利用暖風機加熱室內再循環空氣的方式向房間供熱。

  以熱水作為熱媒的供暖系統,稱為熱水供暖系統。從衛生條件和節能等考率民用建筑應采用熱水作為熱媒。熱水供暖系統,可按下述方法分類:

  1.按系統循環動力的不同,可分為重力循環系統和機械循環系統。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單管系統和雙管系統。

  3.按系統管道敷設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統。

  4.按熱媒溫度的不同,可分為低溫水供暖系統和高溫水供暖系統。

  設計熱水供暖系統,為使系統中各管段的水流量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流進各散熱器的水流量符合要求,就要進行管路的水力計算。

  根據建筑物所在城市的氣象條件以及上述各種條件下的比較,可以初步定下設計方案:供暖系統采用高低層建筑直連供暖技術,在地下一層設備用房中設置中低區直連機組、中區直連機組和高區直連機組,戶內系統為雙管同程式。

  參考文獻

  [1] 賀平 孫剛.供熱工程.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2] 榮秀惠.實用供暖工程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

  [3] 花慧珍.泵類產品樣本.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8

  [4] 蕭曰嶸.民用供暖散熱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5] 陸耀慶.供熱工程.北京:冶金出版社,1994

  [6] 西壓庚.熱水供暖技術.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

  [7] T.A.馬克西莫夫.供暖與通風(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8] 丁亦如 王琳等熱水供暖系統中循環水泵的選擇和使用.區域供熱,2004.5期

  [9] 劉效洲 余戰英等.蓄熱式電鍋爐采暖系統的設計及經濟效益分析.工業鍋爐.2001年第2期

  [10] 周靜.膨脹水箱的結構特點及其在熱水供暖系統中的應用.林業科技

  [11]溫強為,賀平.采暖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12]李岱森.簡明供熱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篇6

  一、選題依據

  軟粘土是軟弱性粘土的簡稱,又稱軟土,其特點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強度低、壓縮性高、滲透性差。在荷載作用下,軟粘土的承載能力低,地基沉降變形大,且存在較嚴重的沉降差異問題。為保證工程質量,在實際工程中軟粘土地基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處理。我國的軟土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及各大江大河的入海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區,從北至南有天津塘沽、連云港、上海、寧波、溫州、福州、珠海、深圳等地。內陸主要是湖沼或者山谷沖積而成,分布范圍較小,不成片分布。因此,軟基處理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課題。

  明達工業(太倉)有限公司軟基處理工程為江蘇省重點項目。明達工業(太倉)有限公司新建廠區位于太倉市浮橋鎮,為通港路以北,濱江路以西的地塊,擬建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為447畝,平面為長方形。本工程為工業工廠,設施包括廠房、倉庫、辦公樓、宿舍樓、輔助建筑物等。

  該擬建場地位于長江三角洲前緣,其地貌屬于沖擊平原類型。場地地勢平坦,場地內分布有河網密布;場區地面標高在1.52~2.93m之間。地表淺層為軟弱的淤泥質土,含水量大,孔隙比大,承載力低,變形量大。如果不對其進行處理,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而且會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影響將來場區的正常運營,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地基處理方法對其進行處理。

  對于本工程,采用預處理動力固結法進行加固處理,預處理工藝采用真空降水,強夯法又稱為動力固結法,故本次預處理動力固結法即為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可簡稱為降水強夯法。場區軟土在真空降水下,一方面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對土體的預壓加固,使軟土中的部分空隙水排出,空隙減小;另一方面又降低了軟土的含水量,為后續的低能量強夯創造不發生橡皮土的條件。強夯法是一種經濟高效的地基處理方法,利用夯錘自由落下的動能在土體中轉化成很大的沖擊波和高應力,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降低壓縮性,提高均勻性,改善起抵抗震動液化的能力等。

  本項目為國家建設部科研攻關基金資助項目高能級強夯地基加固機理工法研究與專用機械研制(編號:04-2-016);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基金項目高能級強夯與預處理動力固結法研究(編號:2004-結-地-03)的一部分。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強夯法

  強力夯實法(簡稱強夯法)亦名動力固結法,是一種快速加固地基的方法。這種方法是60年代末法國梅那技術公司(Louis Menard Technique)首先開創的。它是將很重的錘一般為100~400kN)提起從高處自由落下(落距一般為6~40m),以沖擊荷載夯實軟弱土層,使地基受沖擊力和振動,土層被強制壓密,從而提高地基土強度,降低土層的壓縮性,改善土的振動液化條件,以達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強夯法自70年代開始工程應用以來,以其機械設備簡單、施工組織管理方便、加固效果顯著、工程投資少等優點,很快引起世界各國工程界的注意。如今強夯法加固地基的應用范圍已由最初的砂性土和碎石土發展到處理各種雜填土、濕陷性黃土、一般粘性土、軟土以及工業生活垃圾等各種地基,成為常用的經濟簡便的地基加固方法之一。

  我國于1978年首次由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進行了強夯法試驗研究;1979年8月又在秦皇島碼頭堆煤場細砂地基進行了試驗和強夯加固施工,效果顯著;同年,中國建筑科學院在河北廊坊機械化研究所宿舍工程中也進行強夯法處理可液化砂土和輕亞粘土地基的野外試驗研究,也取得了較好的加固效果。通過上述試驗研究及實際工程應用,初步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國情況的強夯工藝,在我國地基加固領域里填補了一項空白,促使了強夯法在我國的廣泛應用。

  強夯法的基本特征表現為:①強夯法處理后的地基可使土的壓縮性明顯降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地基土承載力;②強夯處理能使地基強度趨向均勻,有效消除不均勻沉降;③與其他夯擊法相比,強夯法夯擊能量大,可根據地基處理要求來確定夯點間距、夯擊能量及夯擊方法,特別使地基深處土體性能得到改善;④施工中必要的夯擊能量可以分幾遍完成強夯法施工設備簡單,無需加固材料,費用低,周期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值得注意的是強夯法的適用范圍與其土質及地質構造均有關,條件適當時可以有效加固軟基。由于對強夯加固軟基的機理、效果、設計計算方法與工藝措施的研究仍不全面和透徹,故強夯工程實驗與觀測分析是必要的。

  2、真空降水

  真空堆載預壓法是一種新型的地基處理方法,最早是瑞典皇家地質學院Kjellmen于1952年提出的。國內1958年天津大學就開始進行真空排水固結的室內試驗研究。在早期,由于工藝上存在問題,導致真空預壓未能在工程中應用。直到80年代,交通部一航局、天津大學和南京水利科學院等單位對這項技術進行室內和現場試驗研究,取得了成功經驗,膜下真空度可以達到85~92kPa,并成功地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天津新港軟基加固工程中。此后,真空預壓法在工程中得到了推廣應用。

  目前,我國在抽真空設備的研制、真空預壓施工工藝的改進、真空度和預壓時間的控制、設計計算理論的發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進步,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真空預壓已作為較成熟的技術在港口、公路、鐵路、能源、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3、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法

  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法是采用由真空降水和低能級強夯兩道工序組成的施工工藝,其中:真空降水是由改進后的真空井點對加固范圍內的地基進行強排水,這種設備功率比常用輕型井點大得多,可產生較大排氣量和較高的真空度,即使在滲透系數較低的粘土中,也能通過形成的新水頭梯度來加快地下水的滲流;低能級強夯主要采用錘擊,即通常的強夯法。通過對上述兩道工序的多遍循環,可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法的特點:一是夯擊前采用真空降水,可降低地下水位、減小被處理土體的含水量和飽和度等,使地基受擊后,地下水位以上土體可產生較大的壓縮變形,地下水位以下土體可減小土體中的超孔隙水壓力;二是夯擊后采用真空排水,以加快超孔隙水壓力消散,此外,結合每遍夯擊的間隔時間,可盡量避免彈簧土的形成;三是通過調整夯擊力等參數,使淺層地基達到較高的密實度;四是大面積加固,對地基有一定的降水預壓作用。

  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法的加固機理是以不完全破壞土體結構強度為前提,根據土體強度提高情況,逐步增加能量的動力固結。通過設置豎向排水和表面水層排水等主動排水法,使之在土體中形成微裂縫排水。因此,強夯能量的控制應掌握以下原則:激發土體孔壓,并使土體產生微裂縫,但又不完全破壞土體結構強度,不形成橡皮土先輕后重,少擊多遍,從上至下,逐步增大加固深度與范圍。

  4、強夯處理地基的檢測

  4.1靜力觸探試驗

  靜力觸探(cone penetration test)自1917年雅典正式以來,至今已有80年的歷史。靜力觸探是通過一定的機械裝備,將一定規格的金屬探頭用靜力壓入土層中,同時用傳感器或直接量測儀表測試土層對觸探頭的貫入阻力,以此來判斷、分析、確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

  靜力觸探的主要優點是連續、快速、精確;可以在現場直接測得各土層的貫入阻力指標;掌握各土層原始狀態(相對于土層被擾動和應力狀態改變而言)下有關物理力學的性質,這對于地基在豎向變化比較復雜,而用其他常規勘探手段不可能,能大密度取土或測試來查明土的變化;對于飽和砂土、砂質粉土以及高靈敏度軟粘土層中鉆探取樣往往不易達到技術要求,或者無法取樣的情況;用靜力觸探連續壓入測試,則顯出其獨特的優越性。但是,靜力觸探也有不足之處:不能對土層進行直接的觀測、鑒別;由于穩固的反力問題沒有解決,測試深度不能超過80m;對于含碎石、礫石的土層和很密實的沙層一般不適合應用等。

  4.2瑞雷波檢測技術

  瑞雷波(面波)檢測是一種新型的無損檢測方法,通過在地表進行地層波速測試,瑞雷波在地面表層傳播,頻率不同,影響的地層深度也不同。因此,在同一地段測出一系列不同頻率的波,就可得到一條頻散曲線,通過頻散曲線的分析、反演優化,可對地下構造進行解釋。利用瑞雷波檢測是基于瑞雷波的兩個特性:一是在分層介質中傳播時的頻散特性;二是傳播速度與介質物理性質的密切關聯性。

  4.3平板載荷試驗

  載荷試驗是一種最古老的地基土原位測試技術,它實際上是模擬建筑物基礎受荷條件的現場模擬試驗。該方法是在剛性承壓板上加荷,測定天然埋藏條件下地基土的變形,可測定地基土的變形模量、評定地基土的承載力及預估實體基礎的沉降。對于不能用小試樣試驗的各種填土、含碎石的土等,最適宜于用載荷試驗確定壓力與沉降的關系。但載荷試驗一般受荷面積較小,加荷影響深度不超過承壓板邊長(或直徑)的2倍。試驗點的數量≮3點,當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可取平均值作為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平板載荷試驗(PLT)只反映承壓板下1.5~2.0倍承壓板直徑或寬度范圍內地基土強度、變形的綜合性狀,但它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試驗方法,其他試驗手段的結果均以載荷試驗的結果為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鐵宏.全國重大工程項目地基處理工程實錄.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梅國雄,徐鍇,宰金珉,殷宗澤.真空預壓加固軟土地基變形機理的探討.巖土工程學報.2006,28(9):1168~1172

  [3]胡瑞林.軟粘土動力排水固結機理研究綜述.工程地質學報.2005,14(1):45~49

  [4]張新天,羅曉輝,高金岐,劉增田.強夯法加固軟基的理論與工程應用分析.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19(1):55~59

  [5]施建勇,雷國輝,艾英缽,衛丹,宋雄偉.關于真空預壓沉降計算的研究.巖土力學.2006,27(3):365~368

  [6]薛翊國,王清,涂齊亮.軟弱地基處理方法選擇與展望.山西建筑.2006,32(7):94~95

  [7]王芝定,萬建華.淺談強夯法進行沉降量控制.西部探礦工程.2006,(10):65~66

  [8]石蹈波.強夯法加固地基機理分析.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6,(9):98~102

  [9]孟慶山,王吉利,汪稔.采用不同加固方案處理軟土地基的對比研究.巖土力學.2002,23(3):375~381

  [10]孔位學,陸新.強夯法加固軟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研究.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1,27(4):45~48

  [11]陸新,朱松林.強夯處理地基的檢測技術研究.施工技術.2005,34(5):43~45

  [12]徐培紅.強夯地基處理檢測方法淺析.建材技術與應用.2006,(5):40~42

  [13]耿光旭,趙剛.強夯地基檢測的有效方法瑞雷波法.勘察科學技術.2001,(5):57~60

  [14]ROLLINS K M,JORGENSEN S J,ROSS T E.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for dynamic compaction of collapsible soil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8,124(8):699~708

  [15]Buddhima Indraratna,Chamari Bamunawita,Hadi Khabbaz.Numerical modeling of vacuum preloading and field applications.Can.Geotech.,2004,(41):1198~1110

  三、設計(論文)內容

  1、軟基處理技術的比選

  軟弱地基的加固處理,按其原理和作法的不同,可分為以下九類:換(填)墊層法、預壓法、強夯法、振沖法、擠密樁法、砂石樁法、深層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托換法。適合本工程地基處理的方法有預壓法、強夯法、碎(砂)石樁法、深層攪拌法等。

  在同樣滿足地基設計要求的情況下,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在造價上比其它常規軟基處理方法要來的經濟的多。并且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具有工期短、加固效果好、工藝簡單等優點。

  2、方案設計

  擬通過本次地基加固處理達到的目標是:

  (1)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20KPa,6m以內軟弱層地基承載力提高30%以上,有效加固深度6m,影響深度8m。

  (2)在50KPa均布荷載作用下,長期總沉降量小于30cm,不均勻沉降控制在1以內。

  (3)處理過程消除沉降量不小于70cm。

  在以上加固要求下,根據規范規定進行強夯工藝參數的設計。

  3、施工過程的監測數據分析

  3.1地面沉降觀測

  布置15m15m的地面沉降測點方格網,測量強夯前、第一遍強夯后、第二遍強夯后和滿夯后的地面平均沉降情況。以動態了解土體加固效果,及時調整施工工藝和參數。

  3.2孔隙水壓力監測

  強夯時地基土體受到沖擊荷載發生瞬時的壓縮和擠密,孔隙減少,孔壓升高,隨著孔壓消散,土的有效應力增加。若土體的滲透性較差時,沖擊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不易消散,就會在飽和細粒土中產生較大的超孔隙水壓力,對地基構成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也降低了夯擊的效率。通過孔隙水壓力觀測,以便及時了解強夯加固效果,調整確定最大夯擊能,兩個夯擊點之間的間距以及前后兩夯擊遍數之間的間隔時間,確定最佳夯擊擊數等施工參數。

  3.3地下水位監測

  對降水及強夯過程中的地下水位變化進行動態觀測,了解降水效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優降水方案。

  4、夯后地基的檢測

  強夯處理的地基,其強度是隨著時間增長而逐步恢復和提高的,因此在強夯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方能對地基質量進行檢測。其間隔時間可根據土的性質而定,時間越長,強度增長越高,對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間隔時間可取1~2周;對低飽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2~4周。

  在對強夯法加固后地基的檢測,要求一般性工程場地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手段檢測,對大型工程應進行大壓板載荷試驗。在檢測數量方面,對于簡單場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個建筑物地基的檢測點不少于3處;對于復雜場地或重要建筑物,應增加檢測點數。檢測深度應不小于設計處理深度。

  4.1鉆孔取樣及室內土工試驗

  4.1.1試驗目的

  取得土的含水量、孔隙比、壓縮系數、壓縮模量、滲透系數等指標。

  4.2靜力觸探試驗

  4.2.1試驗目的

  通過貫入阻力的變化,達到了解土層工程性質的目的。

  4.2.2試驗方法

  試驗時,用靜力將探頭以一定的速率壓入土中,利用探頭的傳感器,通過儀器將探頭的貫入阻力記錄下來。

  4.3瑞雷波(Rayleigh)測試

  4.3.1試驗目的

  通過夯前、夯后瑞雷波測試,對比前后頻散曲線變化,判定強夯有效加固深度和影響深度。

  4.3.2試驗方法

  根據檢測方案和測試內容布置激震器,在震源同一側以一定間距布置檢波器以接收波,在整個場區布置多條測線,根據DZ/T01701997《淺層地震勘查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檢測。瑞雷波現場測試工作于夯前、夯后分別進場1次,采集數據進行前后對比,比較夯前、夯后的不同。

  4.4平板載荷板試驗

  4.4.1試驗目的

  通過試驗確定地基承載力、壓縮模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4.4.2試驗方法

  試驗時,用一定面積的承載板向地基施加豎向荷載,觀察地基變形和破壞現象。本次夯后共進行3組平板載荷試驗,分夯間、夯點進行,試點編號分別為(夯間)、(一遍夯點)、(二遍夯點),測點布置見附錄。載荷板面積為0.7m0.7m,最大加載量按設計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2倍加載,即為240kN。

  載荷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在夯后地面以下20~30cm處進行,保持試驗土層的原狀結構和天然濕度,在擬試壓表面用超過10mm厚的中粗砂找平。

  b.加荷等級為10級,最大加荷量為2倍設計荷載。每級加荷后按間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以后為每隔半小時讀一次沉降,連續兩小時內,每小時的沉降量小于0.1mm時,可加下一級荷載。

  c.在試驗時出現承壓板周圍的土明顯的側向擠出或出現裂縫和隆起,沉降急劇增大,荷載~沉降曲線出現陡降段;或在某一荷載下,24h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穩定標準;或s/b大于等于0.06(b為承壓板寬度或直徑),可以終止加載。滿足其中一條時,其對應的前一級荷載定為極限荷載。卸載時按三倍加載分級進行,并測讀殘余沉降量。

  d.承載力確定可按p~s曲線上有明確的比例界線所對應的荷載值,或取s=0.01b、0.02b、0.03b所對應的荷載值。

  4.5檢測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檢測得出強夯后的各項指標,在加固深度、地基承載力等方面驗算本次地基加固處理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5、施工工藝與技術參數的優化

  根據夯后的檢測數據以及施工期間的檢測數據,進行施工工藝以及技術參數的優化。

  四、工作計劃

  20xx.4.16至20xx.4.22參考資料清單

  20xx.4.23至20xx.4.29文獻綜述,英文參考文獻翻譯

  20xx.4.30至20xx.5.7開題報告

  20xx.5.8至20xx.6.10數據圖表及結果分析

  20xx.6.11至20xx.6.17論文初稿

  20xx.6.18至20xx.7.1論文修改稿

  20xx.7.2至20xx.7.6論文答辯

【淺談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30

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11-09

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10-05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本科08-13

英語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8-13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8-01

數學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0-31

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例11-12

大學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4-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邯郸县| 唐河县| 绥棱县| 延长县| 宜阳县| 和田市| 嵊州市| 盐亭县| 陇西县| 车致| 监利县| 神木县| 南陵县| 濮阳市| 旺苍县| 海丰县| 得荣县| 金塔县| 房山区| 广宗县| 永安市| 阳朔县| 晋江市| 宝丰县| 中山市| 福州市| 建平县| 东乡| 河北区| 天水市| 泾源县| 唐河县| 庆阳市| 芜湖市| 临高县| 莎车县| 孟津县| 沁源县| 牟定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