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鎮國公,你到底意欲何為?我文家世代效忠大齊,你毫無證據進攻我文家,拆我祖宅,不怕惹來天下人非議嗎?” 文家家主被擒拿之后,兀自不服地質問道。 他是真的有那么一絲委屈。 是,他是反賊,一直想著怎么謀反。 但,他明明什么都還沒做啊。 王玉蘭不是他殺的呀! 你們都沒有證據,單單憑借懷疑就動手,不怕殺錯嗎? “這話說的,搞得我好像不拆你家,天下人就不議論我一樣。這年頭,天下罵我的人還少了?”紀仁聽著文家家主的質問,一臉納悶道。 聽到紀仁這么誠實的話,文家家主語氣不禁一滯,竟無言以對。 未下江南之前,紀仁對上以鄭長松為代表的整個大齊儒家,最后將鄭長松趕出京城,要不是因為有道家人護著,各種傳頌的話,現如今紀仁在文人嘴里多半是個賣溝子的。 而下了江南之后,更不必多說,紀仁每到一縣,都有士紳破家,重新丈量土地。 在江南士紳口中,紀仁的形象比董操還要惡劣。 毫無爭議的殺人魔王。 這次,如果紀仁來到豫章,只滅了文家的話,說不定天下人還會覺得紀仁仁慈了。 竟然只滅了個二流世家。 而紀仁認知如此清晰,直接讓文家家主說不出話了。 一般來說,這等欽差,都需愛惜羽毛,注意名聲,所作所為都需小心。 畢竟,欽差弄權,也是可以彈劾的。 而且在京城之外是欽差,代表皇帝,回了京之后,就無法代表,自然也就有無數的手段可以施展。 和上司論淵源去刁難、言官彈劾、吏部京察。 還能各種編排,在民間中傷。 像明朝時候,成化帝皇權獨尊,完全壓制了臣子,所以民間嘲諷“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還給閣老編排了洗x相公的說法。 但萬萬沒想到會出現紀仁這么一個例外。 除了齊帝以外,沒有頂頭上司,都察院對他不服氣的言官都被罷職了,至于吏部,且不說考核不到他,就算能也不敢考核他。 百無禁忌。 甚至準確來說,紀仁就不是欽差。 張誠才是欽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