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野上下無人不覺得明王荒唐,陸大人覺得明王有做明君的可能嗎?” 紀仁看著陸賢昭,開門見山道。 “為什么沒有呢?明王尚幼,一切皆有可能。而且若是明王登基,丞相還是丞相,而只要丞相在,陛下又對丞相完全信任,那么哪怕陛下日日笙歌,寵信美人,又有什么關系呢?”陸賢昭看著紀仁笑道。 他這個決定,不是草率做下的,畢竟這關系著陸家的未來。 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經過陸賢堂這一事,他陸家就算能幸存,也勢必元氣大傷,他這兵部尚書的位子基本是要被摘了。 作為陸家家主,陸賢昭不得不考慮陸家日后的發展。 雖然陸家如今有兩大天王,離開朝堂,也不懼被人欺壓。 但大齊的資源都在朝堂之上,而且陸家的道,在兵鋒殺伐。 若不能統軍,陸家人是無法領會陸遜、陸抗兩大法相的真意的。 所以陸賢昭若是一去,那么沒有天王坐鎮,卻有兩大紫級法相的陸家,當即會成為眾矢之的。 而要再將陸家發展起來,那最快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與奪嫡。 這世上,沒有比從龍之功更大的功勞了。 陸家原本是不想參與奪嫡的。 畢竟老祖宗在這一方面吃虧。 陸遜和孫權相知相交,兩個人但凡早死一個的話,那都是君臣相知的佳話美談,為后人傳唱。 但偏偏就是兩個人都沒那么早死,然后也就有了問題,陸遜參與了孫權晚年的二宮之爭,所以孫權對陸遜頻頻責備,最終導致陸遜憂憤而死。 也因此,陸家是不太愿意參與黨爭的,尤其是陸家這實力的情況下。 兩個天王,有資格做中間派。 但好死不死的,參與進了司馬家這破事。 那就得思考未來了。 奪嫡。 但支持誰是一個很嚴肅的大問題。 畢竟陸家參與奪嫡,地位不能低,可是現在幾大皇子的勢力基本定型了,陸家要擠進去,這地位是個問題。 像太子,手下勢力眾多,而且基本定型,袁家還排外。 陸家進去的話,比較尷尬。 最合適的是吳王,因為吳王實力相對較弱。 除了孫家之外,其余的加在一起都不夠陸家一家打的。 但是吧,有個問題是,吳王和紀仁不對付,也就是和諸葛家不對付,現在真正掐著陸家命脈的就是丞相府,這時候和吳王合作,找死嗎? 而且紀仁展現出來的天賦越來越恐怖,那么吳王能上位的可能也就越來越小了。 而從紀仁這邊考慮之后,陸賢昭忽然發現了一個以往都沒注意的盲點。 明王張景壽! 雖然他很胡鬧,法相也不是三國的,以往誰都沒有把他當回事。 但君王胡鬧吧,它也問題不大,只要你把權力給丞相,你自己浪去就浪去吧。 只要你能任用賢臣,好色、貪玩這些都不會亡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