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相信即便真的如他所言,到了最后一間石室他也能輕松推算出生門位置。 多的我也不好說,畢竟不懂。 于是在短暫的交流過后,我倆便繼續往前走。 也不知過了多久,通道里的陰氣濃度銳減。 同時,我也看到不遠處果然有出口。 我們倆加快步伐跑進石室。 隨著年輕人開眼觀察過后,他長舒一口氣說: “陸半仙,咱們活了!” 明明是好事,但我卻高興不起來。 在他忙著推演生門的時候,我百無聊賴便看起了墻壁上的刻字。 石室里的刻字都是青楓仙翁留下的。 果然第一間石室里大多記敘的都是他本人的生平。 通過一番了解,我得知他生活的年代大約和姜姬相近。 他是出于研究才遍布山川尋找上古大陣。 同樣的,他也看到了通道里的刻字,這才嘗試激活陣法。 可歸根結底,他雖然自詡“仙翁”,但說到底也只是比普通人強一些。 跟那些真正的神君比起來,他的道行實在不夠看。 所以他才希望后人盡力尋找九野諸君的下落。 而范老師作為他的后人,表面上是守祠,實則是想借助青楓祠找到九野神君。 我不屑一笑,有種上當的感覺。 就在這時,年輕人喊了一聲: “算出來了,這邊!” 見他忙不迭地跑向一個洞口,我便也跟了過去。 這次我沒問,直接就走了進去。 年輕人跟在我身后,一直不停地說這里如何如何不凡。 可我心里對此很是不以為然。 這個年輕人現在是充滿了希望沒錯。 但按照我的理解,他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從躊躇滿志到萬念俱灰,恐怕會讓他徹底陷入崩潰。 此處通道內同樣也留有文字。 我邊走邊看,總算知道了此人的姓名和來歷。 “文天宗……居然是文家。” 我小聲嘀咕了一句,心想此人必定就是文家的先祖。 想想也對,文家既懂堪輿,又怎么會不懂陣法? 只是沒想到,兜兜轉轉一圈后,這一切居然又和文家有關。 這人名叫“文觀”,字“天宗”。 從記敘傷看,他應該是文家初代家主。 柳老和老板娘都說過,文家存續了上千年,這話確實不假。 根據刻字記述,文家總共留下了三道封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