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豐殿上,宴席繼續。 嵐夫子又對趙安道:“趙大人,方才的爭論還沒一個結果,希望趙大人不吝賜教。” 他還是要追問三百年國祚的問題。 趙安這次沒有拒絕,因為時間很晚了,早點打發了這老東西,早點回去睡覺。 接下來,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中,趙安科普了何為生產力,王朝進化的過程,以及王朝中期盛極而衰的原因。 說到底,三百年國祚的魔咒在于國力強盛時期的人口過剩,生產力落后導致分配不足。 加上盛世之中,世家派系林立,土地兼并嚴重,讓多出來的人口無法存活,而盛世之后的君主大多不擅治理亂局,稍有天災就可以點燃禍端,隨著大批流民產生,便是王朝敗亡的前奏曲,那個時候能撐過三百年怪了。 一通說下來,沒有人再作聲了,個個瞪大著眼睛仿若在聽天書。 饒是楚王也驚訝地打量著趙安,眼底逐漸有著一抹惋惜之色。 足足一個時辰,趙安用原世界的廣博學識,徹底刷新了眾人的世界觀。 最后趙安還念了一首詩。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詩畢,滿殿飽學之士無不低頭,即便南北圣門的弟子也多貓著身子,垂著腦袋緘默不語。 今天他們沒有派上用場且不說,都是一個太監在跟使團對抗,尤其最后一句“勝作一書生”,將他們的傲氣徹底挫敗。 沒有人鄙視他們只會埋頭做文章,只這一句詩就把他們罵了個透心涼。 大殿靜悄悄的。 女帝大有深意地看了趙安一眼,飄然離去。 席間,蕭天望著趙安的背影,一股無力和挫敗感油然而生。 他不明白,他飽讀詩書因何比不上一個太監,對方出口成詩,將他們文人鄙視的一無是處,他們卻連一點反抗的底氣都沒有! 殊不知,此刻不止他蕭天自慚形穢,一向跟趙安不太對付的周淼也被狠狠顛覆了三觀。 到這一刻他才明白,為何是趙安成為了皇權手中的利劍,而不是李安,王安,周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