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畿的大沽河爆發水患,糧食價格正在上漲。” 剛剛收上來的奏疏中,說了一件大事。 剛剛在朝堂上,官員只顧著相互攻訐,這么大的事居然無人回稟! 半個時辰后,趙安陪同女帝出宮,雀兒也扮了男裝隨行。 大沽河坐落在京畿之西,每年秋就是汛期,為了防止洪澇災害,朝廷每年都會下發許多銀錢賑災,然而再多的錢發下去,也不見成效。 女帝有心殺賊,卻沒有能力將朝廷如臂使指,便只能看到百姓受苦。 車馬離開外城,只見到許多逃難的百姓,面黃肌瘦地倒在路邊,時不時有官兵驅趕,不讓他們靠近京城。 顯然災情發生的時間不短了,有年輕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如同行尸走肉,還有瘦成了人干的小孩,趴在地上啃食所剩無幾的草皮。 女帝看在眼里不忍睹視,“朕,又能做什么?” 趙安沒說話。 這么嚴重的災害隱瞞到現在,也只有陳國公有這個能力。 現在突然匯報這件事,應該是為了圣門入京,如果女帝處理不好,秋闈就是個笑話,圣門一旦失望撤離,女帝再想攫取權柄,無異于癡人說夢。 好一招釜底抽薪。 趙安倒是有些佩服陳國公的狠毒,不過這件事也不是不能解決。 “你有辦法?” 女帝很清楚,城里的糧價格肯定暴漲,難民吃不起東西,就只能賣兒賣女。 趙安沒吱聲,停下馬車,來到一棵大樹邊,溫柔的詢問一位形容枯槁的母親,“請問災情何時發生?” “半個月了,朝廷不見賑災。” 她的眼神黯淡無光,那是源于靈魂的絕望和麻木。 趙安輕聲道:“告訴我,受災的地方都有哪些,大概有多少人。” “沿河的十三鄉都受災了,大橋也被沖垮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我知道農田里都是尸體。” 女人吶吶地說著。 趙安大概算了一下,一鄉大概有十個村,一村起碼兩三百人,也就是說受難者高達數萬。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今年莊稼收不上來,一些糧食也泡在了水里,糧食起碼要撐到他們到第二年,也就是九個月左右,期間還要有足夠的糧種以及修繕,黃牛等等。 算下來起碼要五十萬兩以上,目前內務府庫有錢,缺少的是糧食,這就很麻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