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果然,沒過了多長時間,先前那個衙役又跑了回來,站在考院緊閉的門前喊道:“沈大人,府尹說,沈大人身為主考官,應根據現實情況做出最為有利的處置,如果需要府尹出面的話,他義不容辭?!? 意思就是考院里面的事情,由沈原全權負責,萬事皆可做主,而且還是“根據現實情況做出最為有利的處置”,如果需要府尹出面,他一定會辦到的。 雖然府尹沒有明確站出來制止蘇再興這種荒唐的行為,但沈原還是很感激府尹。 至少他已經很明確的表明了立場,那就是站在沈原一邊,對蘇再興的這種行為,應視為一種無聲的抗議。 沈原這一刻反倒是不急了,反正蘇再興已經把事情鬧大了,自己何不幫他再弄大一點,最好是傳到上京,這樣的話,挨批的絕對是蘇再興無疑。 蘇再興雖然還在閱卷,但額上已經出了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但他這個人是個犟脾氣,寧肯丟官罷職,也要沿著自己的路一直趟下去。 他一邊閱卷,一邊還用筆在一卷長長的宣紙上記錄著什么,字雖小但十分工整。 “諸位同考官,現在找出再覆試的名次和卷子!”蘇再興面對著厚厚一摞試卷,沒有半點猶豫,再一次投入到了閱卷之中。 其實蘇再興閱卷也不是看看就算完,他一邊看的時候,一邊會把考生各場的名次記錄在紙上,然后通過幾張試卷中策論的回答,簡單對考生進行一個文風的判定。 如果在幾場考試中,該名考生一直貫穿著這種文風,那么毫無疑問,他在考場中打小抄的可能性不大。然后他再根據士子的排名狀態結合實際進行判斷。 在這場考試之中,其實趙承的成績被低估了。 一方面因為趙承在縣試中奪了案首,沈原打算壓一壓,不讓他連勝,如果縣試和府試都取得了頭名,對于接下來的省試和殿試來說,十分不利。 二來也是因為趙承的答案與縣試時相比并不那么出色,只能說中規中矩。在鄭玉誠的親自調教之下,就算中規中矩,那也比其他的士子更加優秀。 但是沈原還是那個想法,所謂老要張狂少要穩,趙承二十出頭,中了縣試的案首,難免會有驕心,如果再點中府試頭名,大多數人都會飄起來,對于秋天舉行的省試十分不利。 縣試和府試全都通過之后,就會獲得貢生的身份,意味著有了參加省試的資格。 就算再次把趙承點為榜首,省試的時候,也不會因此而多加一分。相反列為第十九名,想必能讓他沉下心來,好好反思和學習。 這本是沈原的一片苦心,所以在面對趙承的卷子時,難免有些偏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