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快,楊成便看到了一株金銀花。 它的葉片是披針形,邊緣有粗糙的絨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長出來的花朵呈菊花狀開綻,有兩種顏色,相生相伴,一種是金色,一種是白色。 放在一起,在微風中輕輕搖動,極為好看,故此有金銀花的叫法。 “就是這個了?!? 楊成面露欣喜,指著金銀花,轉頭喊道:“炎琳、幸,看到這種花沒有,把它的花摘下來,這就是治療生病的藥?!? “哇,這么好看?” “嗯,還蠻香的,巫,這就是你說的藥么?” 炎琳和幸一下子被金銀花的好看樣子給吸引住了,忍不住稱贊幾聲。 楊成點了點頭,催促道:“沒錯,就是這樣的,快找找,這附近應該還有,看到的話,就全部摘下來,有多少就摘多少?!? “好嘞。” 兩只獸耳娘也不廢話,聽著楊成的話,便在四周開始尋找起來。 楊成讓炎琳兩人采摘金銀花,自己卻沒有跟著采摘,他想看看附近還有沒有別的能夠治療發燒的草藥。 光是野生的金銀花一種,治療生病的效果可能有點弱,需要再找找其他的草藥植物。 而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楊成的細心尋找下,很快,又被楊成尋找到了一種能夠治療生病的草藥——柴胡。 柴胡的樣子和一般的野草野花差不多,它的形狀像是一個降落傘,不過頭部位置并不像是降落傘那樣是個蘑菇狀,而像是被大風吹掉傘面后,保持上豎狀態的雨傘支架。 在“支架”的頂端有五個或者六個花瓣,花瓣很小,差不多指甲蓋,開著黃色的花朵。 而柴胡的入藥部位,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它的根莖地方。 相比于金銀花來說,柴胡不僅在各種藥方中名字時常出現,它的功效也幾乎是全能型的,除了降熱之外,還能消暑解渴等等。 在《本經逢原》有過記載,“柴胡,小兒五疳羸熱,諸瘧寒熱,咸宜用之。痘疹見點后有寒熱,或脅下疼熱,于透表藥內用之,不使熱留少陽經中,則將來無咬牙之患。” 并且按照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