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安伯府這樣復雜的家庭,正常的名門貴女是不想嫁過去遭罪的,不然武安伯夫人怎么會想跟張氏透露口風? 萱宜是庶出大房的女兒,顧景盛又不中用,兩個兒子也未入仕,萱宜的身份配武安伯世子是不夠資格的,但如今還沒分家,顧景熙圣眷正濃,連帶著長興侯府都水漲船高,大房和二房也跟著沾光,且如今中饋都是張氏在掌管,她這個二夫人只是協助的,顯得大房還挺有面子。 而武安伯府的二爺和三爺是庶出,四爺是老伯爺的填房夫人所生,四爺如今約莫是二十二、三歲的樣子,已進士及第入朝為官,還入了皇上的眼,風頭隱隱蓋過武安伯這個長兄了,老夫人這個做婆母的跟武安伯夫人這個做兒媳婦的,年紀相差幾歲而已,卻能以長輩的身份壓著武安伯夫人。 武安伯夫人能被婆母壓著那么多年,可見老夫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所以,武安伯夫人才會想讓已立為世子的嫡長子娶萱宜,這樣武安伯世子就多了長興侯府這個靠山,緩解大房的壓力,且萱宜身份低一點也好拿捏,武安伯夫人被婆母拿捏了那么久,當媳婦熬成婆,肯定會拿捏兒媳婦,可是張氏拎不清,看不明白。 氣氛沉默了好半晌,張氏才訥訥道:“母親,兒媳、兒媳沒想到那么長遠,多虧了母親提醒,可兒媳都已經跟武安伯夫人約好了去游湖,這可怎生是好?” 顧老夫人看著她這副拎不清的蠢樣就來氣,語氣不悅地訓道:“你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自己收拾好,可別把孩子往火坑里推,早前在修遠的婚事上你就差點犯糊涂,現在輪到萱宜,你又來犯糊涂了,我看你是從沒反省過。” 張氏被訓得低著頭不敢吭聲,只是有點怨念,兩個弟媳婦都在,婆母也不給她點面子。 陳氏也不幫張氏說句好話,只是坐著看戲,原本張氏是想讓修遠攀上個好親家,以后能在仕途上幫修遠,但婆母攔著不讓結親,說那姑娘不是省油的燈,直接給修遠定了現在的媳婦蔣氏,可把張氏氣得不輕。 事實證明,婆母在這點上還是有遠見的,蔣氏溫柔賢淑,先前那姑娘也已嫁人,把夫家鬧得雞犬不寧,但又有個好父親,搞得父親不能把她如何,張氏這才發現婆母的做法是對的,忙給婆母賠不是。 孟瑾瑤見陳氏不說話,她也閉嘴,當個透明人,反正跟她沒什么關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