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子玉這一番操作,讓弘治皇帝滿面紅光! 一個女婿半個兒,自家女婿能得到內閣大學士的賞識,自己臉上也有面子! 不過一想到太子朱厚照,弘治皇帝就感到頭疼。 現在也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陳子玉身上,希望他能將太子教好! 就在這時,劉健站了出來,神情嚴肅的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各地鄉圍已經結束,明年的春闈也即將開始,如今各地的學子恐怕已經在進京的路上,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春闈一般都是指會試,各地鄉試高中的學子都需要來京師參加。 正常情況下是每三年一次,當年的二月份中上旬開考,連考三場,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后,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復試,擇優取為進士,其中前三名也就是為人們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 不過明朝的科舉分為南榜和北榜,主要是因為南方人都是考霸,所以為了照顧北方學子,特意設定的南榜和北榜! 說白了就是,同一年的考生會根據戶籍地域所在劃分南北,參加會試時分別使用不同的卷子! 其中考中進士的人中,南方占六成,北方占四成! 之后再統一參加殿試,決出三甲! 弘治皇帝微微頷首,認真的說道:“春闈乃國家掄才大典,非比尋常,辛苦三位卿家多多費心!” “是,陛下,臣等自當盡心盡力!” 劉健拱手躬身回答道。 “不過,這次春闈的主考官還需要陛下擬定!” 弘治皇帝開口詢問道:“劉卿家有何意見?” 劉健稍稍思索片刻后,開口回答道:“臣以為吏部右侍郎王鰲倒是不錯的人選,另外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王華,倒也合適!” 弘治皇帝瞇著眼,王鰲成化十一年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郎。為人頗為正直還擔任過他的老師,無論是資歷還是地位都足夠擔任主考官。 至于王華,乃成化十一年的狀元,如今也被弘治皇帝請到了詹事府為太子朱厚照講課。 不過就在這時弘治皇帝的目光突然掃到了陳子玉身上,隨后心中便有了主意。 “子玉,你有何建議?” “這......” 陳子玉頓時懵逼了,這種事是自己能開口的嗎? 豈不是太過于兒戲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