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年代物資匱乏,故而實行了較為嚴格的票據制度。 從糧票、肉票到布票、工業票、自行車票等等,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有票據才能夠購買。 沒有票據的話,即便是你有錢也買不到。 尤其是到了55年下半年之后,幾乎所有的東西都納入了其中,全部都需要憑票購買。 其中最難得的票據便是自行車票。 在這個年代,無數人做夢都想擁有一輛自行車。 自行車的普及率甚至于都還遠遠不如后世汽車的普及率。 在后世,別說城里人了,即便是農村也幾乎都已經實現了家家戶戶都有自行車,有些甚至于不止一輛(作者老表省農村的,我身邊的情況是這樣的,只要其它省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而這個年代,縱然是這四九城,自行車的普及率也是非常低的。 軋鋼廠的員工算是這個時代的高收入群體,而且還是鐵飯碗的那種。 整個工廠里面有自行車的都很少。 四合院里面,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人購買自行車。 一方面是自行車的價格非常的貴,永久牌自行車差不多要160塊,鳳凰牌也要差不多170塊,這還是五幾年,到了六幾年的時候,有段時間自行車的價格高漲,甚至于三四百一輛。 這也是為什么看四合院同人小說的時候,大家有時候能夠看到自行車價格賣幾百塊的,因為有段時間價格漲的特別厲害,當然主要還是產量太少。 一輛自行車按照160塊錢來計算,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 要知道這個事情,即便是軋鋼廠的工人,這個時代的高收入群體,他們的平均工資水平其實也僅僅只有二十幾塊錢。 像一大爺、二大爺這種是屬于技術工人,高級鉗工,收入才有大幾十塊,這種師傅很少,整個軋鋼廠也沒有幾個人。 何雨柱能夠有近四十塊錢的工資,那也是因為他會做招待菜,普通的大鍋菜師傅可沒有何雨柱這個待遇和收入。 整個軋鋼廠大部分的員工其實都二十幾塊錢的工資,有些甚至于僅僅只有十幾塊錢點工資。 這點工資除開了生活開支之后,也就所剩無幾了。 想要攢錢買一輛160塊錢的自行車,還不知道要攢多久呢,可能十年你都攢不下來。 從這方面來分析的話,大家也就知道在這個時代,自行車差不多就相當于后世百萬級豪車,是只有極少數高收入人群才能夠買得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