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44歲的曾國藩被綁到了24歲的石達開面前。如果把他收了,不僅后面的仗更好打了,而且,現(xiàn)在正是用人之際。 “反賊,我誓死不降,但求一死!”曾國藩怒目圓瞪。 “伯涵兄(曾國藩字),你說我是反賊,如果不是你忠于的這個腐敗王朝讓老百姓活不下去,誰會造反?” “說多無益。”曾國藩冷眼道。 “這樣吧,我們來做一筆買賣。” 雖然此時此人什么話都聽不進去,但是石達開還是有把握能收編他。 “這次仗后,湘軍被俘1萬多,這些都是你從老家?guī)С鰜淼淖拥鼙憔筒幌胨麄兡芑钪厝ァ!? “你想怎么樣?” “用你一人之命換萬人之命,可否?” 石達開心想:像這種天天講仁義道德的理學(xué)大師,最適合用道德綁架這招。 “你有什么條件” 終于有點說動的跡象了。 “你跟我一年,一年后你可以離開,這一年內(nèi),你也可以不獻一策,只要你答應(yīng),我馬上釋放全部降兵。” 曾國藩閉目良久,含淚道:“成交。” 這一戰(zhàn)后,湘軍沒了主心骨,已經(jīng)不成大器。 編俘虜是一個重要的任務(wù),因為它是補充軍隊的人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太平軍確保降兵的安全,并給他們提供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亂世,就算逃回老家,也可能落個餓死的結(jié)局,繼續(xù)當(dāng)兵的話,不僅有糧餉,還能保證餓不死,好運的話還能混個軍官。 這一戰(zhàn)過后,大量降兵紛紛加入太平軍,總兵馬達到了12萬。 要打天下,首先就是要得民心。 石達開進一步讓四大將軍強調(diào)軍隊紀(jì)律,士兵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不能搶掠老百姓,違令者殺。 打完這場仗,石達開有時間可以慢慢了解現(xiàn)在部隊的情況。 現(xiàn)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武器設(shè)備落后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