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才剛剛進縣里而已,居然就把自己有幾個娃都打聽清楚了? “顧大人,請?” 不過這又如何,老婆孩子多,又不能說明什么? 累積兩年的案件,他早在這半個月時間弄完了。 至于賬冊,他有兩套賬,另一套賬早藏起來了。 諒他也拿自己沒辦法。 案卷是從洪武元年開始,一直到洪武十四年的。 賬冊也是,顧晨并未先看賬冊,而是先看案卷。 “知縣大人的案卷真齊全,大到殺人放火小到偷雞摸狗都有,破案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百姓上午告上衙門,下午知縣大人就給懲善除惡、為民做主了,只是,這個墨水嘛……” “徐公子啊,你過來瞧瞧,這墨跡新鮮不新鮮?” 顧晨說一個字,王知縣臉上的笑容就僵了一分。 徐增壽探過腦袋,認認真真看過以后道。 “是啊,不像是兩年前寫的字,倒像是近日才寫的……” 說到這里,他不可思議看向王知縣,驚訝他居然在卷案日期上造假,那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莫不是,也都是假的? “欸,王知縣啊。”見狀,顧晨笑瞇瞇地問道:“你用的是什么好墨,居然兩年都不褪色。” “該不會是徽墨吧?” 徽墨在唐代時,叫的松煙墨,到了宋朝以后又添了好東西進去,加上產墨的所在的地方改為徽州,所以叫徽墨。 所寫之字,可千年不褪色,聞著還有淡淡的香味。 現代的徽墨,都是死貴死貴的,憑他的俸祿怎么買得起呢? 還沒等王知縣想和好怎么狡辯,不,應該說是解釋。 就見顧晨拿到鼻子前聞了聞,然后笑著看向他道。 “這不是徽墨,只是普通的墨罷了,那就奇了怪了,既然是普通的墨,它為何兩年未變色呢?” “你們這靠海,又潮濕,這些個案卷可不好保存,你看這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的案卷和十三年一月的案卷。” “不過是只差了一個月,怎么這顏色差別這么大?” 見他說不出話來,顧晨也沒翻臉,只看向徐增壽笑道。 “去,把這卷宗上的,劉大有,還有劉成才給我帶過來。” 沒想到,拿到的一本案卷,就這么有意思。 這洪武十三年一月的首案,這原告和被告是一族里的人。 劉大有家境貧寒,只有薄田幾畝,剛好糊口罷了。 劉成才則是劉家族老的兒子,他的家里有五十畝良田,衣食無憂,日子也很是好過。 兩年前,兩人幾乎同時成親。 盲婚啞嫁,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劉大有的媳婦那叫一個漂亮,劉成才媳婦就比較難以形容了,可人家娘家陪嫁豐厚。 這劉成才啊,羨慕人家沒錢,媳婦還娶得這么漂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