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二進小院到奉天府,趕車只需一炷香的路途,被少年們足足走了半個時辰。 他們筆直鄭重,他們一表人才,他們目不斜視。 不僅沿途的百姓被吸引,連文昌閣里的學子都忍不住綴在后頭,一探究竟。 當許默停在奉天府門前的時候,身后已經是烏壓壓大片,他看向弟弟妹妹,又沖至交友人頷首,最后舉起鼓槌,在眾目睽睽之下,敲擊起冤鼓。 一下,兩下,三下。 鼓聲低沉,如波痕蕩漾,以奉天府大門為中心,向整個豐京擴散出去。 有百姓自沉睡中驚醒,也有忙碌者抬起頭,更有人猛地站起身。 今朝以前,冤鼓還只是用來宣布縣令休息的工具,普通百姓想要告狀需要寫好狀紙,再告上衙門。 后被重大冤情震驚,改由百姓敲擊告狀,才有了“擊鼓鳴冤”的來由。 為了彰顯冤情,也為了震懾朝野,這鼓聲之大可想而知。 距離稍近的人都露出不適,姜笙也皺起小眉頭,好在有一雙手伸出來,為她捂住耳朵。 可冤鼓跟前的許默仿若未聞,沉靜敲擊。 四下,五下,六下。 鼓聲還在蕩漾,許默卻收手,將鼓槌掛了回去。 “大哥怎么不敲了?”姜笙疑惑地抬頭。 話本子里的人敲起來,沒個幾十下打不住。 長宴收回手,“并不是鼓聲越大,冤情才越深,大哥住手乃不愿鼓聲擾民。” 敲鼓鳴冤乃不得已為之,只要能夠驚動奉天府,吸引豐京百姓的注意,就夠了。 他話音剛落,奉天府的大門就打開了。 豐京不愧是首都,辦事效率就是高。 十幾個眉目嚴肅的衙役走上前來,身后跟著個一絲不茍的老者,見到這么多人也沒有震驚,只把目光盯準許默,“何人擊鼓,所為何事?” 許默緩緩拱手,行了個基礎的禮儀,“見過府尹大人。” 他行的這個禮可大有門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