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隨年錢,就是紅包的原身,在沒有紙幣的年代,多用帕子或香囊代替。 普通人選帕子,比如張香蓮和張秋安夫婦,包點銅錢了不得。 有點身份的選香囊,比如郝掌柜,但這香囊不過兩文錢一個的普通香囊,里頭也就裝了點碎銀子,還不足半兩。 再看邊文軒手里的香囊,精致程度堪稱驚艷,上頭一針一線都繡地極為精美不說,荷包的鼓鼓囊囊證明數額也不小。 鄭如謙雙眼錚亮,右手不受控制地幾次抬起,又幾次按下,只留透明的口水在嘴角蜿蜒。 許默倒是平靜,只是看邊文軒的眼神多了幾分打量。 “如果是銀子,有五十兩。”長宴觀察一番,湊在溫知允和姜笙耳邊嘀咕。 倆人全都倒抽一口冷氣,看著邊文軒的眼神都不對了。 許默辛辛苦苦忙一年也才百兩傭金,他這一出手就是五十兩隨銀錢,實在是太夸張了。 這就等于你年薪八萬,老板給你四萬塊壓歲錢,你敢收嗎? 方恒不敢。 他凝眉看著邊文軒,輕聲推辭,“縣令大人客氣了,咱們年歲相差無幾,我不能收大人的隨年錢。” 邊文軒看看自己,又看看方恒,翻了個白眼。 他,邊縣令,二十五歲。 他,方小恒,十二歲。 哪來的年歲相當?哪來的相差無幾?邊文軒自覺努努力都能生出來一個方恒了。 “不是我給你的。”縣令大人沒了耐性,粗魯地塞過去,“是她給的。” 方恒推辭的動作一頓,沉甸甸的香囊就落在了懷里。 這個她,應該是姨母吧。 只是不知道,她為什么不親自給,不親自來找他呢? 邊文軒沒有多做停留,給完隨年錢就上了馬車。 方恒到底還是沒把心頭的話問出來。 等邊文軒走了,鄭如謙第一個撲過來,嗅著蜀錦的芬芳,他口水橫流,“老三老三,快看看里頭多少錢,我聽小五說得有五十兩。” 兩輛馬車五百斤的干豆角也才二十五兩,這一個荷包里就裝了足足五十兩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