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府城悠然居。 郝掌柜笑容滿面,但卻婉拒,“鄭小公子,這長條豆角我們本地人鮮見且不怎么食用,悠然居就算收購了,做出來也沒有人愿意吃,那不是純純浪費銀錢么。” 商人精明,不會干賠本的買賣。 鄭如謙急迫道,“掌柜的這豆角味道極好,難道不能嘗試一二?” 郝掌柜也沒駁他這個面子,畢竟云水縣送來的兩車菜太過水靈,讓悠然居的生意都好上不少。 他揮揮手,小二哥抱著一捆干豆角出去了,沒多大會,端上來三盤。 清炒一盤,紅燉一盤,干蒸一盤。 除了紅燉的能吃兩口,其他的都惡味撲鼻,仿若嚼柴。 鄭如謙不敢置信,抓著紅燉的多吃兩口,發現不僅沒有自己在安陽縣品到的勁道鮮香有嚼勁,就連味道都無比遜色。 他傻眼了。 郝掌柜還在好意規勸,“鄭小公子想引進新菜的念頭是好的,只是本土鄉味,大家吃慣了,往往接受不了其它的味道。” 要不怎么會有人水土不服,又怎么會貪戀“家鄉的味道”呢。 鄭如謙失魂落魄,沒有在悠然居停留,拉著兩車菜離去。 路上看見幾家干菜店,上前詢問,也都沒人愿意收。 鄭如謙有些不服氣。 郝掌柜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本土人更愛本土味,但外來的味道足夠新鮮美味,依然會有人嘗試。 比如那魚蝦蟹,誰小時候天天吃了,真從外地運過來,哪個不都踴躍品嘗。 歸根到底,還是做不出來安陽縣的味道。 鄭如謙找到癥結所在,回了簪花小院,就開始嘗試恢復安陽縣大鍋的味道。 可復刻菜這種行為,哪怕是廚藝老手都有可能閃失,更何況鄭如謙這個幾乎沒下過廚的人。 在他第三次把廚房屋門給燒著以后,張香蓮沖了進來,“孩子,還是交給我吧。” 鄭如謙羞赧地拍了拍身上的鍋底灰,小聲吶吶,“那就拜托姑姑了。” 張香蓮不愧是廚藝一霸,當天就做出半鍋排骨紅燉,味道比悠然居還要略勝兩籌,但依然比不得安陽縣本地的味道。 “還是差點東西。”鄭如謙苦思冥想,“到底差了什么。”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唯一吃過實物的他都不知道,其他嘗都沒嘗過的,自然就更無法知曉。 “要是能夠親自嘗嘗就好了。”張香蓮輕聲嘆息。 鄭如謙猛地抬起頭。 掐指一算,距離過年只有八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