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有工人打趣道:“你這想法就不好,咱們當海員的,兩三個月待在海上都是常有的事,你這覺悟還得繼續磨練吶~!” “去你丫的,”原先那工人笑罵道:“那別的海員還到處留情呢,你咋不跟他們學習學習?” “咱們這不是沒那個機會嗎,下次你讓韓船長帶我們靠仁川港,或者東京港試試,我讓你知道東京為什么那么熱......” 說著說著,話題就跑偏了。 下午的工作繼續,潛水隊繼續爆發著強大毅力和耐力,一次次的入水,源源不斷的從海底把那些瓷器撈出來。 龜茲號浮吊船也沒有停過,無數次的升起落下,配合默契的協助潛水隊吊裝。 終于,當夕陽的余暉灑在海平線的時候,沉船內的完整瓷器全部被打撈完畢。 當然,船上還是免不了有一些碎裂的瓷器碎片。 最后一趟下水,唐宋元和冷志文等潛水隊員,帶上了起吊纜繩。 他們幾人協作,默契配合,把整艘船牢牢的綁起來,再連接上浮吊船的釣鉤,生生的把它從淤積的泥沙里拔了出來。 由于船身是側翻在海底,所以還得調整一下位置和重心,確保出水的時候,船身是正面朝上的。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能夠修補一下船身側面的那個破洞,這樣船隊在拖行的時候,也能夠減輕很大的壓力和安全風險。 半個小時后,隨著龜茲號浮吊船吊臂的緩緩上升,一艘渾身布滿青苔和和海藻的古代寶船, 在海底沉沒了數百年之后,終于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盡管船身側面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破洞,讓整艘船看起來有些殘破不堪,卻無法掩飾它那滄桑且神秘的歷史韻味。 “出來了,出來了!” “哇哦,好大的船!” 工人們其實很興奮,這艘寶船出水,基本就表示了他們這趟行程即將進入尾聲, 一會兒對這艘古船進行最后的清理和簡單的維護之后,船隊就可以返航了。 二十分鐘后,唐宋元和一眾潛水隊員也陸續浮上了海面,迎接他們的是船隊所有船員和工人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一趟能有如此大的收獲,除了唐宋元這個發現者之外,潛水隊員絕對是最辛苦的。 回到碎葉號上,韓陽洲已經讓工人們開始對寶船進行清理和修補,唐宋元則安排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