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古往今來,無論是東方古國還是歐洲大陸,黃金都是最堅挺的硬通貨之一。 甚至有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的說法。 十多斤黃金在現世,至少能值幾百萬人民幣。 但這種古代沉船遺跡里面的黃金,無論是什么形態,不管是黃金工藝品還是被鑄造成金幣,都具備遠超黃金本身的價值。 唐宋元預計初期投入兩千萬歐元,說不定把這座海底沉船遺跡打撈完畢,一次就能撈回成本。 而且還有富余...... 回到馬賽舊港已經是下午時分,兩人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李青穎便按照唐宋元的安排去籌備打撈公司的一切事宜。 而唐宋元則繼續操縱著二十條海魚,在廣袤的地中海海底進行搜尋。 下午的陽光穿透幾百米深的海底已然變得微弱,大片區域的海底,呈現的幽暗無光、冰冷死寂的景象。 偶爾看到一兩艘沉船的遺跡散落在海底,被時間和海水侵蝕得殘破不堪。 木制船體已經腐朽,金屬部分也因長期浸泡而生銹。 這些唐宋元都仔細的看過,希望能從中找尋到一丁點有價值的寶貝。 但真正有價值的寶貝哪是那么好找的。 地中海海域周邊十幾個國家,一些容易找到和發掘的沉船,早被他們翻遍了。 有些甚至連船身都不放過,全部打包撈回去填充進博物館收門票。 但好在唐宋元非常有耐心,同時海魚雖然受他操縱,按照他的指令行事。 卻不需要像提線木偶般一舉一動都需要他指揮,極大的減輕了唐宋元的負擔。 透過這些海魚的視角,唐宋元看到了一幅幅海底的奇妙景象。 各種奇特的發光生物適應了這樣的黑暗環境,它們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如同星星點綴在海底。 這些發光生物包括發光魚類、發光蟲類和發光水母等,它們通過自身的化學反應或生物發光器官產生光亮,創造出一幅神秘而美麗的景象。 除了發光生物,海底還隱藏著許多其他奇特的生物。 在黑暗中游弋的巨大無鱗魚類、具有觸角和眼睛的甲殼類動物、以及柔軟的海綿和珊瑚等,構成了海底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這些生物通過各種適應性特征,如超敏感的感知器官和特殊的生理結構,適應了黑暗、高壓和低溫的環境。 突然,唐宋元看到一只巨大的章魚。 這只章魚的顏色非常鮮艷,在海底悠然游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