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關于國內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到底是不是一件浪費錢財的事情。 在訪談節目播出之后,社會上產生了大量的討論。 有人認為,通信系統作為國家的基石之一,必須要把持在國家手里,不能夠讓外國公司把持。 然而,在他言論剛剛出來之后,立馬就有人撰文反駁。 這年頭網絡媒體還不發達,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在紙媒或者是在電視節目上。 反駁者在報紙上寫道,如今是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要積極擁抱這樣的時代。 自從陳邦儒的訪談節目播出之后,報紙之上關于這件事情的討論就一直沒停過。 日常生活之中,討論這件事情的人就更多了。 畢竟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擁有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對于這件事情的關注程度,超過所有人的想象。 因為在衛星通信系統投入使用之后,電話費用大幅度降低。 所以在很多人心里,對于衛星通信系統是抱有很大好感的。 而且這群人,都是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屬于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他們站出來發聲,讓輿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發生了扭轉。 外界的聲音,自然對整個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工程的工作人員,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大家在私下里都會討論這件事,尤其是在對陳邦儒的聲討上,幾乎是達成了一致。 不過這些輿論場上的風風雨雨,對于張星揚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衛星的升級換代工作,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對于火箭的改造,也在有序開展。 那些亂七八糟的言論,還沒有影響到這些工作的進度。 “星揚,你對于那個所謂教授的言論,怎么看?” 孫洪濤坐在沙發上,帶著一點點調侃意味的笑容,看著張星揚。 張星揚這已經是不知道最近第多少次,遇到別人想知道自己對于這件事的看法這種情況了。 略帶一些無奈,張星揚開口解釋: “他說的很多地方都有錯誤。” “無論是銥星和我們,在技術路線上的差別。” “還是我們的技術水平,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一這件事。” “他都沒有在節目之中講出來。” “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清楚,還是故意而為之。” “您老,知道嗎?” 張星揚講完自己的看法,同樣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孫洪濤。 “這件事情,其實國安那邊已經是有點眉目了。” 孫洪濤輕輕地用茶杯蓋撇去杯子表面的茶葉,輕描淡寫地說道。 既然孫洪濤這么說,張星揚心里也是明白了過來。 陳邦儒這家伙,絕對不是不清楚這里邊的問題,他就是故意這么說,來挑起大家的情緒,從而為自己,又或者是為他身后的某些家伙牟利。 “國安那邊,是要行動嗎?” 張星揚倒是有點好奇,陳邦儒是做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夠得到讓國安逮捕的地步。 “還沒有,他身后還有人,現在還不是時候。” 孫洪濤說的這件事,并沒有超出張星揚的預料。 這種家伙,背后沒有主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是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他背后的主子,到底是誰。 可能孫洪濤知道,陳邦儒背后到底都有哪些勢力的支持。 只不過,他并不會告訴張星揚這些。 “不過,現在社會之上,有關于衛星通信項目的聲音很大。” “你要不要上個電視節目,給大家科普一下?” “畢竟這個項目算是你從頭干到尾的。” 這個項目,從發起開始,到正式運行,再到如今的基本組網成功。 張星揚可以說是每一個環節,都高度參與其中。 對于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的方方面面,都有著不少的了解。 所以說,讓張星揚上節目,科普一下有關于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的種種,是再合適不過了。 “能夠讓大眾了解到,更多關于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的事情,我義不容辭。” 張星揚也沒有推脫這件事,畢竟這件事如果追根溯源,其實也是由他引起的。 如果不是他在四年之前,重生到這個時代,根本就不會出現這樣一個原本應該在近乎二十年之后,才會出現的東西。 正是因為自己的不斷推進,才使得國內在這個二十一世紀,剛剛到來的時候,就完成了衛星通信網絡的建設工作。 “好!” 孫洪濤夸了他一句,不過還是囑咐了一下: “記住,上節目之后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