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主要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在吸收了周邊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之后,沒有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導致制造業完全被國際資本壟斷了。 同時,為了吸引外資,在擴大金融自由化的同時保持固定匯率,為國際投機者創造了機會。 而就在昨天,鷹醬的美聯儲正式對外宣布,開啟加息。 這也讓張星揚在之前令人感到是天方夜譚的預言,真正得到了證實。 雖然國內這是采用的貨幣不貶值政策,使得國際投機者,不可能輕易地獲得機會。 但是南邊那座今年即將回歸的港城,在這個過程之中必然會受到這場金融風暴的波及。 國家不得不為這些事情而傷腦筋。 就在張星揚被拉到北都,開經濟研討會的時候。 新型可回收火箭的第一次風洞測試也正式開始了。 喬陽作為在場的總負責人,幾乎是忙得腳不沾地。 不停匯總著各個測試組傳遞回來的數據,然后在測試中心的計算機上修改著之前建立的火箭空氣動力學模型。 “底部回收架展開之后的擾動情況收集的怎么樣了?” “測試組將數據發過來了沒有?” 一邊修改著自己手中的火箭受力模型,喬陽一邊催促著自己身旁的助手。 為了配合喬陽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強度,作為研究院大管家的梁毅,給喬陽配了三個助理。 三班倒的在喬陽身邊,進行各項輔助工作。 當然這樣對于助理們來說,也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畢竟跟在大佬的身邊,總是能夠學到不少的東西。 尤其是在超音速風洞測試,這種一般科研人員很難接觸到的項目上。 所以助理們也是非常重視這樣一個機會,很努力地想要跟上喬陽的節奏。 但是天才畢竟是天才,常人是很難跟上他們思路的。 助理們還沒有明白這個參數應該調整模型的哪一部分的時候。 喬陽已經完成了模型的調整,開始進行模型仿真分析,并且開始催促下一份數據。 “喬陽,沒必要玩命的趕進度。” “我們的風洞時間時長很充足,即使是正常工作速度也能夠完成測試。” 就連同樣負責火箭風洞測試項目的耿博,也有些看不下去了。 忍不住勸著已經不知道多少個小時沒有休息,雙眼深凹進去,掛著兩個巨大黑眼圈的喬陽。 “而且你現在這樣,對身體的損害太大了!” 雖然耿博的勸說很有道理,但是喬陽并不打算接受他的建議。 “風洞使用時間再長,也總是不夠用的,我們能夠做的優化還有很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