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這只是發動機本身的毛病不多,但是上機之后還不知道要磨合多少次呢。 在ws-10項目組待了這么長時間,徐援朝看ws-10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有很濃厚的感情。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是緊皺著眉頭說道: “不是我不想ws-10項目繼續下去,而是大佬們實在等不及了。” “殲十必須要在明年進行試飛了,據小道消息說,上邊已經考慮從北邊毛熊家引進al-31f。” “你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如果al-31f引進成功,那么初期批次的殲十必然會為了適配毛子的發動機,進行不少的設計修改。” “到時候,咱們的ws-10想要裝上殲十就更困難了。” 這其中的道理,張正江又何嘗不明白呢! 但是作為基礎的材料工業和加工制造工業實力不行,再怎么修改設計都是白搭。 實際上從開始研制到現在,ws-10已經經歷了好幾輪的大范圍修改。 比如,作為發動機核心數據的推力,就一路從最初設計時的150kn,降到135kn,又降到120kn。 就是因為各種材料的制造工藝和加工工藝不到位,才會一直降低發動機的設計推力。 “也就是說,要是想裝備在殲十上,我們必須要想辦法盡力接近,甚至是超過al-31f的性能?” 張正江這個時候也皺起了眉頭。 作為航空方面的專家,實際上張正江在接觸蘇-27的時候沒少和al-31f打交道。 之前雖然也聽說到一些軍方想要引進大毛的發動機的傳言,但是這次從空軍方面的代表那里聽到這個消息。 意味著軍方真的很有可能要對al-31f進行引進。 “而且,你們的時間很有限,聽說最近軍方一直在找人,組團去大毛家的留里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進行發動機引進談判。” 徐援朝作為空軍自己人,在很多方面自然是比這些幾乎一直悶在研究所之中的科研人員要知道的多得多。 他的消息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我們最新研制的實驗型號發動機馬上就要在蘇-27上進行試驗了,再給我們一點時間肯定能做出能實用的發動機。” 張正江說的試驗機,裝在一臺從空軍那里要來的蘇-27上。 蘇-27作為一架雙發重型戰斗機,即使一臺發動機停機也不會造成重大事故,這也是項目組將ws-10裝在它上邊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