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科倫和弗朗西斯為材料采購問題進行爭執的時候。 國內已經是半夜了。 張星揚還在材料實驗室看蘇曉他們剛剛做出來的新材料。 距離研究院和ws-10項目進行合作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 蘇曉帶領的材料研究組已經取得了初步的進展,制備出來的材料基本上符合航空材料的要求。 張星揚拿著最新的材料性能檢測報告,一邊翻看著一邊聽著蘇曉的報告。 “根據ws-10項目組那邊的要求,我們展開了上百次的實驗,終于摸索到了適用于航空發動機的材料制備方案。” 這時候,蘇曉又遞過來一打關于航空用材料制備流程的文件。 張星揚接過材料,用常人覺得是翻書的速度,翻看著這些充斥各種各樣術語和公式的文件。 “做的不錯,蘇曉。” 蘇曉被夸了之后,整個人都很開心,但是隨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樣,皺起眉頭說道: “但是上次和ws-10項目組那邊聯系的時候,他們似乎目前進展不是特別順利。” 張星揚合上文件夾,揚了揚眉頭問道: “具體說說什么情況。” “據說各個方面的困難都很大,渦輪葉片加工、粉末冶金高壓渦輪盤、等離子焊接等等都不過關。 測試的時候出現了葉片斷裂的現場,并且加速差、喘振等問題都很嚴重。” 蘇曉說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都已經是國內渦輪的常見問題了。 根本原因實際上,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材料的問題,粉末冶金這個時候國內的技術實際上還不是特別過關,國內粉末冶金崛起在前世還是要等到十多年后。 第二個就是加工的問題,這個時候的多軸高精度加工中心在國內還是十分稀缺的玩意,只有那么幾臺而且需要排隊才能夠使用。 這也是導致ws-10最終沒有能夠裝備到殲-10上邊的重要原因。 發動機質量實在是不過關。 對于急需三代機殲十來進行國土防御的空軍來說,根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等待ws-10發動機一點點的改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