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校園招聘結束,火箭研究院補充了一大批年輕的技術人員。 各個項目組的技術進度明顯有了很快的推進速度。 最先完成各項設計和生產工藝的就是火箭的核心燃燒室。 燃燒室作為火箭燃料燃燒產生高壓推進燃氣的部件,也是火箭發動機的核心。 相當于人類的心臟,沒有合格可靠的燃燒室,就相當于一個人有著先天性的心臟病。 沒有辦法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也就沒有辦法將各種大重量的衛星發射進入太空之中。 張星揚給出的火箭發動機設計方案,各項數據十分的完善。 但是,火箭發動機研制并不是有了圖紙就萬事大吉的。 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確保整個發動機沒有一點設計上的問題。 這也是雙歸零制度之中的技術歸零準則的要求。 所以目前張星揚最關注的就是新型號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結構測試問題。 因為之前所研制的新型碳碳復合材料,量產問題還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 所以第一次結構試驗,研究院所采用的還是之前火箭發動機上一貫采用的高強度結構鋼。 當然這也是張星揚后來構思的一種降低性能,降低成本的方法。 畢竟在世紀了解到這個時代的碳碳復合材料加工水平之后,他對新材料的成本評估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 對于加工廠來說,因為材料沒有什么特殊的變化,只需要調整一下加工工藝就能夠完成燃燒室的制造。 所以在這個設計圖紙完成之后,送到一直和火箭研究院合作的加工廠,不到一周的時間。 新的火箭發動機燃燒室就完成了從粗胚到精銑的一系列加工過程。 火箭發動機燃燒室試驗,采用水壓試驗,模擬的是火箭在運行過程當中的高壓狀態。 因為普通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在運行過程當中,會產生超過100個大氣壓的高壓。 而張星揚設計的新型火箭發動機,在運行過程當中產生的壓力更加強大,根據數據推算將會超過180個大氣壓。 燃燒室殼體內壓試驗包括三項,分別是水壓試驗、水壓爆破試驗、正壓氣密性試驗。 首先進行的是氣密性試驗,為的是防止燃燒室殼體有漏洞,產生泄露。 再將燃燒室殼體組裝完畢之后,用充氣管道連接殼體和減壓閥,并檢查各個連接部位是否牢靠正常。 然后開啟氣源,將燃燒室之中的壓力提高到規定的20mpa之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