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宅經之中就有一頁這樣的符文。 當然在宅經里描述的符,不可能寫后土髻娘的字眼。 這符契相當于地契,不過卻是以死人為主。 其意思簡單,劃土分地,在某個范圍之內這片地域屬于某個亡者,故邪精不得干擾,永避三舍。若是違背符契,強闖入內,則當界地府主吏會降禍至強闖之“人”。 這種符契應該是有兩份,一份燒至地府,另一份交給持符契之亡者。 明顯,陰先生臨時畫符,沒有時間送到髻娘山,就將其中一個字眼改成了后土髻娘。 再將符契落至髻娘村的村口,符契一樣生效。 青尸歸根結底還是尸,一尸又怎么可能去沖撞地府符契? 我不由地輕嘆出聲:“風水之法上通陽,下通陰,玄妙之處無不讓人,神,鬼,敬畏三分。” 同樣,我也更為佩服陰先生。 他不但會半卷葬影觀山,其余的風水術也是不弱。 陰先生抬頭看我,他眼中也有詫異,若有所思地說道:“地相堪輿不愧是地相堪輿,你竟看得出來這符契?” 我點點頭,心中卻有幾分慶幸。 風水術本身就是萬家之法,宅經也不過是將其編纂一體,這也是地相堪輿的優勢,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至于金算盤算卦則是獨一無二。完整的地相堪輿傳承,才是眾人趨之若鶩的所在,這也是我的機緣運氣。 當然,想歸想,我不可能將這些告訴陰先生。 陰先生旁邊那研墨抬布的人,也小心翼翼地動手,將整卷符布小心翼翼地托起,匆匆朝著院外走去。 此時天色已經徹底亮了。 早上七點多鐘,初陽從天邊映現,朝霞如血,煞是好看。 陰先生沒有耽擱時間,示意讓我們帶路。 走出院子,開始我和陳瞎子還并肩前行,一直回到我們所居住的院子門前,我就只能落后他半步。 又走出一段距離,并沒有到各縣守山祠,陳瞎子就繞進了一條岔路。 果然,當時我已經追過了頭。 七繞八拐之下,我也不得不佩服陳瞎子敏銳的感官,還有記憶。 換成是其他人,就算是我,也記不住這些路。 這期間我也一直注意陰先生的神色變化。 剛進這條岔路的時候,他就變了臉色,此刻已然透著鐵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