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志榮派來接我的人是馮屈,我并沒有讓他跟著我,獨自下了車,跨步走入老金樓。 店里頭客人不少,有服務員上來接待我。 我便直接問金順昌老師傅在不在? 來接待我的服務員,剛好就是上一次我見過的那個。 她一臉驚喜,趕緊就請我上了二樓,又給我倒了一壺龍井,然后她讓我稍候片刻,就匆匆下樓去通知金順昌了。 我從木箱里頭拿出來了金算盤。 有一個算柱串上了金算珠,實質(zhì)感很強烈,但算盤的整體看上去有一種破落的感覺。 低頭看了一會兒,金算盤邊緣的紋路,又摸出來了定羅盤。 我才想到,張九卦和我爺爺羅忠良兩人師出同門,或許這兩樣東西,本應該傳給一個人? 只不過到了我爺爺和張九卦這一代,他們是兩個弟子,所以東西就分散了…… 思緒至此,我翻過定羅盤,完全是下意識地去看背面的字。 “羅忠良,第二十七代弟子,持?!本o跟著,我又在金算盤的背面去瞅了一眼。 令我心頭狂跳的是,算盤中間那根橫梁之上,并沒有什么紋路,反倒是也刻著細小精密的字眼! 前面一共二十六行。 我一一對照,果然,從第一個名字,到第二十六個,都是同樣纂刻的字跡。 直到第二十七行的時候才有了變化。 “張九卦,第二十七代弟子,持。” 我強忍住了心跳,果然和我猜的沒錯。 恐怕本來這一脈的一脈單傳,就是陰陽先生,我爺爺和張九卦將其分成了陰術(shù)先生和鐵口金算。 只不過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shù)。 最終這兩樣東西,都陰差陽錯地到了我的手中。 我忽然覺得,張九卦的遺書之中,那句話更有深意。 “風水界皆知,鐵口金算與陰術(shù)先生師出同門,卻因秉性不同而分道揚鑣?!? “而我命之卦,將有習陰術(shù)之人送我歸塵,便心生念想,若我留骨相與金算盤于那陰術(shù)之人,豈不是與羅忠良共用一個弟子?想來師父滿意,羅忠良死也不得安寧,我自心生喜悅?!? 我最開始,以為是張九卦的惡趣味。 他和我爺爺性格不合,死了也要坑我爺爺一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