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務(wù)觀如今很務(wù)實。 失去了科舉的路子,有不甘心回家繼承家業(yè),就只能給別人打工。 不為賺幾兩碎銀。 就為了能夠博得二皇子裕王的好感,若是在能夠給皇上說點好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哪怕是自己倒貼進(jìn)去一些銀子也是可以的。 比較可惜的是,原本只有二皇子不缺銀子,現(xiàn)在連太子和幾位公主也將要不缺銀子了。 裕王殿下的斂財手段并不出奇。 堂堂正正的賺錢。 堂堂正正的繳稅。 自古以來都沒有這么好的商賈了。 偏偏別人就是模仿不來。 今日正忙碌著計算錢糧的支出,就看到了一個同樣的年輕人被押送了進(jìn)來。 “姓命?” “徐渭。” “籍貫?”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 “年齡?” “二十四?!? “好了,把這個填一下,數(shù)算會嗎?” 高務(wù)觀沒空和別人扯嘴皮子,以這種方式進(jìn)來的人太多了,一開始他還會給點關(guān)照,久而久之就明白,來人和他的想法不同,關(guān)照再多也白搭。 畢竟人家都是可以科舉的。 只是來沾點福運,不是真的來做工的。 幾次下來,也就沒了興趣去交往。 做好自己的便罷。 旁人管不著,也不想多管。 徐渭經(jīng)歷過一次被巡邏隊員發(fā)現(xiàn)后作登記的過程,突然被人再次詢問,也熟練的回答了出來。 猛地看到眼前陌生的表格。 才發(fā)現(xiàn)是一份用工契約。 上面已經(jīng)被人填寫好了空白處,就等著他簽上自己的名字。 “我不是來做工的,我是來找人的,我······” 徐渭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高務(wù)觀打斷。 眼皮子都不抬一下,手中的筆更是毫不停歇的說道:“每個來此的人,第一句話都說是找人的,快點簽字,別磨蹭,手上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徐渭從來沒有想過,只是來了一趟通惠河邊上,就被人不明不白的逮住了。 不就是沒有見過那么巨大的水車嗎? 看看都不行? 都沒地方說理去,自己拿出秀才的文書,人家一概不認(rèn),說是此地機密,外人不能隨意查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