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唐朝工科生》


    第(1/3)頁

    貞觀三年長安紙面戶口是一百一十萬,張德估算了一下,就按紙面人口來算白糖消耗量,一年最少一千一百萬斤。這并沒有把渭河平原的其他地方人口算進去,僅僅是長安一地。

    按照東宮內坊局這群有良心的愛民如子小官僚的作風,三百文一斤絕對是嘔心瀝血跳樓價。史大忠這個明年退休的老太監,今年狠狠地撈一筆,不然白瞎割了褲襠里的二兩肉。

    再說了,這是皇帝陛下對他的信任,他能隨隨便便貪污嗎?當然是合理合法地收取一點點辛苦費,然后漂沒一些底下人的差旅錢,倘若有人再敬仰他的人品節操,送點地方上的土特產,也不是他能夠阻攔的。

    下官們的拳拳敬仰之心,讓人贊嘆吶。

    只要老張那兩間小作坊運轉的還算得力,光長安一地,一年毛收入就是三百多萬貫。李二要是厚顏無恥把成本往姓張的姓盧的姓程的等等臣子身上一攤,這特么凈賺一百五十萬貫絕對沒問題。

    京兆府多大規模,渭河平原又有幾個是苦哈哈的地界兒?

    要不是怕逼的五門七望的人跳腳,河南府李世民本來也沒打算放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聽著好聽,實際上除了秦皇漢武外加一個大魔導師光武帝,誰也沒言出法隨的能耐。

    隋文帝牛不牛?政治手腕無出其右者,結果改個都城名字,差點和關隴門閥打一場。臣子有好處才叫臣子,沒好處那叫反賊。

    手里有倆糟錢的關中父老們最近學著敗家,火爆脾氣的關中婆姨本來準備抄著搟面杖得讓娃他爹知道啥叫家風淳樸,但白粽子沾著白糖吃一口,特么比戴了鉆戒還聽話。

    食色二字,真是很難說清楚。

    在廣州喂蚊子的馮盎頭一回撈著大買賣做,其實老家伙是個實誠人,當年手底下的白癡勸他別鳥李淵,自己效仿趙佗做一做南霸天又何妨?老家伙呵呵一笑,對底下人說他這輩子啥沒享受過?何必自尋死路?

    于是前幾年所有人都說他要造反,結果別說上了位的李世民當那些話放屁,連李淵都說這老家伙要是有造反的膽子他三天不吃飯。

    然后果不其然,謠言震天響,馮盎依然在喂蚊子。

    此時的嶺南,也是窮的不行,山區洞府之中,各洞的洞主蠻主又覺得漢人賊特么精明,就喜歡騙他們這些淳樸山民。于是動不動就包圍府城縣城,搞不合理的上訪活動。

    李大亮殺了一批人之后,就北上去涼州殺另外一個族群的人。留交州的馮盎沒怎么殺人,老家伙騎著馬跑那些洞主蠻主面前就問了一句:你們還認得老夫嗎?

    這些非法上訪的洞主蠻主立刻把刀槍棍棒往地上一扔,跪著叫道:馮公,小人知錯矣。

    然后嶺南這兩年都挺太平的,反而黔中道經常有獠人搞個大新聞,讓人防不勝防。

    其實馮盎也是勉力維持,此時諸苗諸蠻講道理只有兩樣,一是刀子,二是錢串子。前者馮盎不缺,關鍵是后者。

    正苦惱呢,老家伙一聽灰糖還能變白糖?特么老夫也要試試。然后白瞎了幾千斤灰糖后,馮盎放棄治療,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做供應商。

    于是他就把服帖的洞主蠻主叫了過來:今日前來,吾有一言,諸君請聽……

    然后蠻子們一聽,啥?甘蔗除了啃著吃吃味道,居然還有這等好事兒?特么還能換錢噠?

    于是眼睛一亮的蠻子們也不是傻逼,連忙給馮盎跪下:馮公之恩,再世父母,無以為報也。

    然后感激涕零的蠻子們就回去召集族人,趕緊的開墾土地種甘蔗。糧食?再說吧。

    嶺南民心大定,這事兒上了大朝會,點名表揚。然后廣大民族混居地區就開展了“學習馮盎好榜樣”的活動,爭取年內做到搞活經濟解決溫飽,讓蠻子們徹底服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三台县| 满城县| 信宜市| 蕉岭县| 惠东县| 辉南县| 虎林市| 孟连| 叙永县| 许昌市| 扎鲁特旗| 汾西县| 宜君县| 郓城县| 塔城市| 孝昌县| 宜君县| 焉耆| 唐河县| 清水河县| 同仁县| 黎城县| 洪江市| 历史| 嵊州市| 汶川县| 鄯善县| 阜南县| 老河口市| 合江县| 灵山县| 镇巴县| 乌兰县| 尖扎县| 锦州市| 吴桥县| 芮城县| 阿巴嘎旗| 搜索| 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