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到馬蕓要前來商談合作這個電話時,張一行整個人是有點懵逼的。 然后他迅速思考與馬蕓產生交集的利與弊。 結論就是,前期利大于弊,但僅限于合作即可。 等到阿貍號稱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富可敵國,馬蕓人也膨脹的時候,那時候才是它最危險的時候。 但若此時將其拒之門外,以后有可能被惦記。 二月底,張一行于織夢文化接待了馬蕓。 馬蕓先是參觀了織夢文化,并與張一行進行了一次友好的商業互吹。 等大家全都坐在接待室里,馬蕓一直盯著張一行打量,對于這個小小年紀就白手起家攢下偌大家業的少年,他實在太好奇了。 但他研究了張一行的發家歷程,這孩子完全是一步步穩扎穩打加上一些巧合才走上來的。 先是寫文章獲得些小名聲,上了縣電視臺。 然后一首詩歌《相約一九九七》機緣巧合被改編成春晚歌曲《相約一九九八》,爆得大名。 有了名氣后開始寫長篇童話故事,積累了創業資金。 之后就是遇到胡葦時和周興國,這兩人一個在出版行業有人脈,一個在電視臺方面有人脈。 在這兩個人的鼎力相助下,織夢文化開始成形,并一步步發展成如今的行業翹楚。 這樣研究了一番后,馬蕓認為他已經讀懂了張一行。 眼前這個孩子,寫書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氣運太好!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東西很玄妙。 馬蕓開口道:“我想收購織夢文化!” 去你妹的! 不但張一行無語,就連胡葦時和周興國都有些臉色難看。 張一行呵呵笑笑,“好啊,一百億,我說的是美刀!” 馬蕓靜默一下,然后便和張一行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本以為自己已經很會吹牛逼了,沒想到有人比他還勇猛! 果然是個人才??! 馬蕓頓時起了惺惺相惜之感,也不再試探,說明了自己的合作意向,希望通過織夢文化旗下渠道進行廣告宣傳,為淘寶引流。 對此,張一行自然是持歡迎態度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