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手里這份《演員的誕生》策劃案,似乎給一些演員提供了一次機會,一次讓別人看到自己、獲得關注的機會。 而很多優秀的學生、演員,就是缺少這樣一個被人看到的機會。 等到看到策劃案最后一頁,王景松更是有些失態。 最后一頁,與其說是《演員的誕生》,不如說是《電影的誕生》。 《演員的誕生》最終決賽后,還有一項特殊比賽:30分鐘電影短片拍攝。 筑夢影娛,會提供100萬元拍攝資金進行電影短片拍攝,演員自然是《演員的誕生》參賽選手。 而短片拍攝導演,則面向社會征集,每個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作品案例爭取這個拍攝機會。 這相當于掏出100萬讓想當導演的人來練手。 不要小看了這一百萬,很多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除非家里有礦或者遇到投資人賞識,否則一輩子都可能沒有執導電影電視劇的機會。 大部分導演系畢業生,最終都是找一家廣告公司就職,多年所學最終只是拍拍廣告片而已。 也有很多有夢想的學生,攢錢十幾年后,才能拿著積蓄繼續自己的電影夢,一旦失利,這輩子都難以翻身。 這是給演員勝出者提供的機會。 同樣的,這也是給有志于做導演的人提供的機會。 最后還有一條,織夢文化會篩選優質短片,提供資金資源為導演改編成長篇電影,登錄院線。 這簡直和撒錢沒什么區別了! 張一行看看王景松和崔琴震驚的模樣,不禁有些好笑。 《演員的誕生》是后世給演員提供的飆演技的舞臺,以演技為評判標準,是不是好演員,展示一下你的演技來看看! 至于后面與《演員的誕生》結合起來的短片計劃,則來自于后世的【11度青春系列電影】計劃。 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就是在這一項計劃中脫穎而出。 網絡短片加電影的創意、制作、發行模式,可以低成本挖掘出一批電影導演人才。 張一行當然不是白白砸錢,他不僅可以通過這檔綜藝節目直接賺錢,還可以網羅優質演員和新銳導演,并通過導師評委將電影學院拉進來。 自己手里的影視劇IP很多,不可能每一部都親力親為,到時候放開給這些人脈去導去演,自己只要做好監督就可以了。 不過是一些IP而已,張一行可以繼續拷貝,反正肉都是爛在自己家鍋里。 而通過這部綜藝,電影學院也可以通過演技指導老師讓外界看到自己的專業性,通過推薦選手為學校學子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 織夢文化有錢,電影學院有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