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碗海參,是用魯法蔥燒,還是粵法煲湯。一桌菜是統(tǒng)一菜系,還是四大菜系混搭,都由定宴的人決定。 至于包間要多大,要臨街的,還是臨湖的,房內歌姬是奏《高山流水》還是唱徽宗的《醉春風》,碗筷是用玉的還是象牙的,桌椅是要黃花梨的還是紫檀木的。 這一切都有講究。 故而,光是來聚德定一桌宴,便要用上許久。 偏偏聚德的生意還極為火爆,楊亭之于是大手一揮,又將臨聚德的一處茶行買了下來,改做了定宴之用,至少能讓排隊等著定宴的下人們有個歇腳的地方。 就算是給定宴下人的茶水,也是頂尖的好茶,到了炎炎夏日,又會換成澆了蜂蜜點綴水果的冰飲。 故而對下人來說,來聚德替主家定宴,也是一樁好差事。 在整個揚州,提起聚德,無人不是心馳神往。 杜牧云:“十年一覺揚州夢?!笨芍^是揚州聚德醉生夢死的最好寫照了。 今日風和日麗。 站在聚德的三樓,吹著和煦的春風,望著不遠處瘦西湖上的游船,楊亭之的酒意也漸漸驅散了。 他是聚德的大掌柜,自也是揚州極有頭臉的人物,加上背后的靠山又是當今六皇子殿下,自也免不了陪來就宴的賓客們淺酌一二。 酒樓最重要的便是這人情世故了。 楊亭之靠在三樓的圍欄上休息,伙計給他送來了蜂蜜水,他接過杯子飲下,頓時喝完黃酒的不適感消失大半。 今日聚德共預計開席十桌,現(xiàn)在只來了四桌,這還只是開場而已,待夜幕降臨,月出東山之際,才是晚宴的高峰。 和大清別處不同,揚州睡的晚些,一天也是吃三頓飯的,對不少揚州鹽商來說,一天吃一頓,一頓從早吃到晚,也是常事。 按照六皇子的說法,這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 當初同意楊亭之來揚州開辦聚德的,也是那位六皇子殿下。 來到揚州后,楊亭之果然是如魚得水,聚德的生意也是如火如荼。 第(2/3)頁